[实用新型]一种针灸治疗床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60775.7 | 申请日: | 2014-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464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陈火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火林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连耀忠;叶碎银 |
地址: | 3611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灸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灸治疗床,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仪器架的针灸治疗床。
背景技术
针灸治疗床是针灸治疗时,供受治疗者趴卧的治疗床。现有的针灸治疗床在治疗使用时,需要另置一个支架放置针灸仪器。由于该支架占用空间较大,因而,使用完后,经常需要将其移开,而在移动过程中,又容易发生仪器掉落,以及电源线纠缠不清等情况,给使用造成很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带有可收起仪器架的针灸治疗床,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为医者节约了大量时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针灸治疗床,包括一床板,该床板由一支撑机构进行支撑;还包括仪器架,所述支撑机构包含有立柱,仪器架可转动地连接于该立柱,且该立柱的内侧对应床板下方具有容纳空间,所述仪器架通过转动收入该容纳空间或移至床板侧面外。
优选的,所述仪器架的一端侧面与所述立柱的顶部相转动连接,所述仪器架的另一端同一侧连接有一连杆,该连杆呈倾斜设置,且其底端与所述立柱的底部相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若干床腿,各床腿的顶端分别与床板底端相固接,且每两相邻的床腿之间由一水平连杆进行连接;所述立柱设置于所述床板底端与其中一水平连杆之间。
优选的,所述仪器架的一端侧面及所述连杆的底端分别采用合页与所述立柱相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床板的床头位置设有一通向床板下方的容让孔,用于供人的脸部置入其中。
优选的,还包括置物架和电源插座架,该置物架和电源插座架分别固接于所述水平连杆,并位于所述床板下方。
优选的,还包括一上表面设有图案的面板,该面板设于所述容让孔下方。
优选的,所述仪器架具有底板和四周侧壁,该底板和四周侧壁围成一具有上开口的仪器容纳腔。
优选的,还包括两手部支撑架,该两手部支撑架分别位于所述床板的床头两侧,且各手部支撑架分别与所述支撑机构相转动连接,以通过转动收入所述床板下方或移至床板侧面外。
优选的,所述各手部支撑架的一端侧面分别采用合页与所述支撑机构相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床板下方设置可转动式仪器架,使仪器架不使用时可通过转动收入床板下方的容纳空间内,不仅节省了占地空间,还免于挪动,可以避免仪器掉落;
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在床板的床头位置设置容让孔,可以让受治疗者将脸部置于床板容让孔中,一方面可以让受治疗者体位更为舒适,另一方面可以让受治疗者的视线停留在容让孔下方的面板之上,面板上印有自然风景等的舒缓图案,可帮助受治疗者减缓压力,同时也减轻了直接目视地面的压迫感;
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在床板下方设置了电源插座架,将所有电线固定于支架上,防止了由踩踏造成的漏电,使用更为安全;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在床板下方设有供受治疗者放置私人物品的置物架或置物柜,设计更加人性化;
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在床头设置可转动式手部支撑架,可以让受治疗者将手部搭放于手部支撑架上,一方面可以让受治疗者更为舒适,另一方面可以让医护人员更易进行手部针灸治疗;
6、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作成本低,使用效果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针灸治疗床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仪器架、手部支撑架收起状态);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仪器架、手部支撑架展开状态);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使用置物柜替代置物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见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针灸治疗床,包括一床板1,该床板1由一支撑机构2进行支撑;还包括仪器架3,支撑机构2包含有立柱21,仪器架3可转动地连接于立柱21,且立柱21的内侧对应床板1下方具有容纳空间,仪器架3通过转动收入该容纳空间或移至床板1侧面外。
更进一步的,仪器架3的一端侧面与立柱21的顶部相转动连接,仪器架3的另一端同一侧连接有一连杆31,连杆31呈倾斜设置,且其底端与立柱21的底部相转动连接;仪器架3的一端侧面及连杆31的底端分别采用合页4与立柱21相转动连接。
更进一步的,仪器架3具有底板和四周侧壁,该底板和四周侧壁围成一具有上开口的仪器容纳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火林,未经陈火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607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防水防辐射电保暖面料
- 下一篇:多功能军训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