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体补氧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60554.X | 申请日: | 2014-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243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 发明(设计)人: | 汪显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同济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C02F3/12;C02F3/30;C02F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补氧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体补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事业的发展,污水处理日益受到重视,处理的方法也不断增多,如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以及生物接触氧化法等,然而,不论是活性污泥法,还是接触氧化法,曝气充氧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曝气设备的好坏,不仅影响污水生化处理效果,而且直接影响到污水处理场占地、投资及运行费用,目前国内外常用曝气设备分类很多,国内习惯上按供气的方式分为:鼓风曝气充氧与机械曝气充氧二大类。
现有技术中,潜水曝气机采用电机和叶轮直接传动,利用叶轮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排开周围的水,在形成低压区吸入水流的同时,在叶轮进口处制造真空而吸入空气,达到水中补氧的效果。射流曝气机则是通过潜水泵产生的水流经过喷嘴形成高速水流,在喷嘴周围形成负压吸入空气,经混合室与水流混合后高速喷射而出,完成曝气。现有技术中的曝气装置比较笨重,在水下安装不方便,设备维修不容易,腐蚀严重,而且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导致污水处理的成本较高。
因此,在进行污水处理时,如何有效的降低补氧装置的能耗,减少污水处理的成本,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体补氧装置,该装置可以有效的降低能耗,减少污水处理的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体补氧装置,包括第一叶轮、传动轴和第二叶轮,所述第一叶轮与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叶轮与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叶轮在受到风力作用时能够带动所述传动轴转动,所述传动轴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叶轮转动,所述第二叶轮能够对水体进行搅拌。
优选的,上述水体补氧装置还包括用于阻止雨水流入的顶盖,所述顶盖的一端面为平面,另一端面为球面,所述顶盖的内部具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叶轮的中空部分,所述顶盖的平面端具有供气体流通的通孔,所述顶盖的球面端的外周设有供气流通过的缝隙。
优选的,上述水体补氧装置还包括浮盘和围板,所述浮盘呈板状,所述浮盘上设有供所述传动轴插入的轴承,所述浮盘的轴承能够允许气流流通,所述围板呈圆筒状,所述围板的内部具有能够允许气流流通的腔体,所述围板的一端与所述顶盖的平面端密封连接,所述围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浮盘密封连接。
优选的,上述水体补氧装置还包括用于支撑顶盖的支架,所述支架为直角支架,所述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浮盘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顶盖的平面端连接。
优选的,上述水体补氧装置还包括整流壁,所述整流壁呈圆筒状,并且所述整流壁的一端与所述浮盘连接,所述整流壁的内部具有供所述第二叶轮插入的中空部分,所述整流壁的筒壁上设有供水体流通的条形通孔。
优选的,上述水体补氧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呈圆板状,所述底座固定安装在所述整流壁远离所述浮盘的一端,并且所述底座的中心位置具有供所述传动轴插入的盲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叶轮的叶片呈半圆形板状,所述第一叶轮的叶片为多个,并且沿所述传动轴的周向排列,所述第二叶轮的叶片呈条形波纹板状,所述第二叶轮的叶片为多个,并且沿所述传动轴的轴向排列。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水体补氧装置,在工作时,所述第一叶轮位于水体之外即水位以上,所述第一叶轮安装在所述传动轴的一端,当有风吹过时,所述第一叶轮的叶片会受到垂直方向的作用力,所述第一叶轮会在风的作用力下水平转动,进而带动所述传动轴转动,所述第二叶轮位于水体之内即水位之下,并且所述第二叶轮安装在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当所述第一叶轮在风力作用下带动所述传动轴转动时,所述传动轴同步的带动所述第二叶轮转动,实现对水体的搅动,在对水体的搅动过程中,会有少量的气体流入水体,实现对水体的充氧目的,该装置将水体补氧装置分为水上和水下两个部分,水上部分仅仅靠风能既可以实现转动,进而带动水下部分转动,因此该装置无需电能供应,节省了耗能。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水体补氧装置还设有用于阻止雨水流入的顶盖,所述顶盖的一端面为平面,另一端面为球面,所述顶盖的内部具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叶轮的中空部分,所述顶盖可以防止雨水流入腐蚀第一叶轮,提高第一叶轮的使用寿命,所述顶盖的平面端具有通孔,所述通孔能够允许气流流过,实现对水体的充氧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同济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同济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605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厌氧反应器
- 下一篇:一种承压式RO膜滤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