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负压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60406.8 | 申请日: | 2014-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75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吴茜;张曙映;孙晓;朱晓萍;施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梁海莲 |
地址: | 20007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引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负压引流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带报警装置的医用负压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负压引流装置也称为负压吸引装置,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将肠胃手术患者或者消化道疾病患者体内的液体通过负压引流出。对于现在市面上较为常用的为一次性负压引流装置,随着患者消化道内气体和液体的引流,负压引流装置中的液、气体聚集,负压逐渐减小,从而容易出现不能保持有效引流的问题。另外,由于临床医护工作繁忙、琐碎,部分手术后未清醒的病人或昏迷的病人不能自行观察引流效果,一旦引流液体较多,负压减少,引流效果就会减弱,从而容易耽误病情。
现有技术中专利CN 102895707A公开了一种负压引流装置,其通过额外添加一个第二引流瓶,该负压引流装置能够在清除引流瓶中液体时不中断对患者的引流,并且能够做到自动调控引流瓶中的气压值,使引流保持在设定的负压下进行。这种结构新颖的负压引流装置虽然能够引流的连续性,但是并不能避免由于引流液体溢出或者爆满时引起的引流中断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负压引流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医用负压引流装置不能有效引流以及更换不及时的技术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取以下的具体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医用负压引流装置,所述医用负压引流装置包括一次性负压吸引器,所述一次性负压吸引器包括用于盛装引流液的圆柱形负压容器;所述圆柱形负压容器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和和弹力支撑侧壁,所述圆柱形负压容器上设有进液口和排液口,所述医用负压引流装置还包括负压报警系统;
所述负压报警系统包括绝缘体、绝缘体固定元件和报警器回路元件,所述绝缘体固定元件与所述圆柱形负压容器的上表面的边缘机械连接,且与所述绝缘体固定元件经柔性连接线连接;所述报警器回路元件与所述圆柱形负压容器的下表面的边缘机械连接;
所述报警器回路元件包括壳体,壳体内设回路电路、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回路电路包括串联的报警器、第一活动金属片和第二活动金属片;所述第一弹簧一端固定于壳体,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动金属片接触,用于提供使得所述第一活动金属片向所述第二活动金属片方向移动的弹力;所述第二弹簧一端固定于壳体,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活动金属片接触,用于提供使得所述第二金属片向所述第一金属片方向移动的弹力;所述绝缘体活动插接于所述第一活动金属片和所述第二活动金属片之间。
本实用新型中公开的医用负压引流装置是对现有一次性负压引流装置特别是一次性负压引流袋的一个改进,在现有技术中,圆柱体状的一次性负压容器广泛使用,在其充满状态下,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的距离最大,在其未充满状态下,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最大距离,基于此种特点,本实用新型在原始一次性负压引流装置中引进一种负压报警系统,这种负压报警系统的回路在液体未充满时由于绝缘体置于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之间,初始状态下报警回路没有接通,不会发出报警;但随着圆柱形负压容器中液体的不断增多,在液体充满圆柱形负压容器时,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的距离达到最大,柔性连接线逐渐绷紧,此时原本夹持在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之间的绝缘体由于受到柔性连接线的拉伸作用从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之间脱出,使得第一金属片和所述第二金属片接触。此时,报警回路接通,触发报警器报警。
优选地,所述柔性连接线的长度小于所述圆柱形负压容器的柱体最大高度。所述柔性连接线可以根据所配合使用的圆柱形负压容器的柱体高度不同进行长度调节,使其长度小于所用圆柱形负压容器的柱体最大高度。
优选地,所述报警器为蜂鸣器。
优选地,所述一次性负压吸引器与所述负压报警系统为可拆卸式连接。这种可拆卸式连接与柔性连接线的结构相配合,使得所述的负压报警系统能够被反复应用在不同的圆柱形引流袋上。
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医用负压引流装置时,随着液体顺着引流管不断的进入圆柱形负压容器,圆柱形负压容器逐渐膨胀直至呈现圆柱体形状,由此带动柔性连接线被拉伸,原本插入插口的绝缘体被拉出,所述第一金属片与所述第二金属片接触造成所述回路电路接通,致使所述报警器发出报警提示。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医用负压引流装置由于与可拆卸的负压报警装置相结合,有效的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出现的由于负压容器中液体充满导致的引流中断以及负压容器更换不及时的问题,而且节省了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的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医用负压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报警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和图2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未经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604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同步实现透析与灌流治疗的血液净化装置
- 下一篇:腹水-静脉转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