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扣式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60370.3 | 申请日: | 2014-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04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卢阳;陈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融成锂能锂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6/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深研专利事务所 44229 | 代理人: | 张喜安 |
地址: | 51148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尤其涉及一种高功率的扣式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纽扣式电池(Button Cell)又称扣式锂离子电池,其是指外形尺寸像一颗小纽扣一样大小的非矩形锂离子电池。目前的扣式锂离子电池一般为圆形,且厚度较薄。
现有的扣式电池叠片电芯与正极壳一般是通过物理接触连通后放电,物理接触往往存在一些缺点,比如无法因为外部电路的短路或滥用,导致整个电路温度过高,从而烧坏电池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在外部电路短路时能保护电池的高功率扣式锂离子电池。
一种扣式锂离子电池,主要包括正极壳、负极壳与叠片电芯,还包括导电胶层,导电胶层设置在叠片电芯与正极壳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叠片电芯包括至少一个正极片、负极片与隔膜,隔膜设置在任意相邻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片为相对设有两条直边的圆形片状结构,其中一直边设有铝箔凸耳。
进一步地,所述负极片为相对设有两条直边的圆形片状结构,其中一直边设有铜箔凸耳。
进一步地,所述负极片直径比正极片直径大0.5至1mm。
进一步地,所述隔膜直径比负极片直径大0.5至1mm。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片有铝箔凸耳的一端与负极片有铜箔凸耳的一端呈相对方向交替叠放。
进一步地,所述叠片电芯与正极壳接触一面最外层为铝箔面,铝箔面与正极壳间通过导电胶粘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胶层由导电颗粒和高分子材料混合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正极集流体与正极壳间靠导电胶层连接,与现有的靠正极集流体与正极壳物理接触相比,可大大减小电池的内阻,使电池可大功率放电,同时由于导电胶层热胀冷缩的特性,可以起到保护电池不受破坏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扣式锂离子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扣式锂离子电池的叠片电芯制作流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所示的一种扣式锂离子电池,主要包括正极壳11、负极壳12、叠片电芯20及导电胶层30。
叠片电芯20安装在正极壳11与负极壳12之间,叠片电芯20一面与负极壳12焊接在一起,相对的另一面与正极壳11通过导电胶层30粘接。
叠片电芯20包括至少一个正极片21、负极片22与隔膜23,隔膜23设置在正极片11与负极片12之间,所述的叠片电芯20最外层为单面涂有正极材料的正极片21,且正极片21上的铝箔面外露。所述的正极片21为设有相对直边的似圆形结构,并附有铝箔,其中一直边上设有铝箔凸耳211,所述的负极片22为设有相对直边的似圆形结构,并附有铜箔,其中一直边设有铜箔凸耳221。所述的负极片22直径比正极片21直径大0.5-1mm;所述的隔膜23形状对应正极片21及负极片22的形状,直径比负极片22大0.5-1mm。
请结合参阅图2,所述正极片21与负极片22交替叠放,且使有凸耳的边位于相对侧交替叠合,如此,所有正极片21的铝箔凸耳位于一侧,所有负极片22的铜箔凸耳位于一侧。所述叠片电芯20叠放完成后,若干铝箔凸耳211通过超声波焊接机焊接在一起,若干铜箔凸耳221通过超声波焊接机与一段镍带焊接在一起。焊接完成后,叠片电芯20组装完成。
将叠片电芯20安装在正极壳11与负极壳12之间,镍带通过激光焊机与负极壳12焊接在一起,叠片电芯20最顶层铝箔与正极壳11通过导电胶层30粘接在一起。进一步地,负极壳12的外沿有密封圈。
所述的导电胶层30由高分子材料和导电颗粒组成,导电颗粒均匀分布在高分子材料中,在常温下,导电颗粒会相互接触在一起,当电池因为外部短路或滥用时,会导致高分子材料膨胀,从而使导电颗粒相互分离开,使整个电路断开,从而起到保护电池的作用。当电池温度下降后,高分子材料又重新收缩,导电颗粒重新接触,电池又可恢复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融成锂能锂电池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融成锂能锂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603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离子软包电池二次真空封口机的废液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池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