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拖把桶桶体和提手一体成型连接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59389.6 | 申请日: | 2014-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30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市黄岩汉威塑料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13/50 | 分类号: | A47L13/50;A47L13/51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王官明 |
地址: | 31802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拖把 桶桶体 提手 一体 成型 连接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拖把桶,特别是涉及一种拖把桶一体式桶体和提手的连接机构。
背景技术
塑料拖把桶用于拖把沥水存放,目前,市场上的拖把桶桶体和提手之间都是分体加工成型,提手和桶体分别包装、运输,等到销售或使用时再进行装配,一方面,桶体和提手分体加工需要桶体模具和提手模具两副模具,模具投资和开发成本大,包装、运输费用贵;另一方面,现有的桶体和提手之间的连接关系比较简单,一般在桶体的口部翻边两侧制有卡口,提手上制有卡子,装配时,稍微用点力将卡子嵌到卡口中即可,虽然装配比较方便,但总是需要工人成本,并且卡口与卡子配合不是很牢靠,容易脱落,造成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桶体和提手一体加工成型,无需装配,节省模具成本和工人费用,提手与桶体连接可靠,不脱落,使用方便的拖把桶桶体和提手一体成型连接机构。
本实用新型拖把桶桶体和提手一体成型连接机构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桶体和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桶体和提手采用注塑模具一体加工成型,所述的桶体口部两侧上设置连接座,连接座上设置横向碰穿槽和纵向滑槽,横向碰穿槽和纵向滑槽交叉对错构成连接孔,所述的提手上设置连接轴,连接轴的头部制有限位块,限位块位于连接孔中,限位块的端壁上制有连接销,限位块经连接销与连接座连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拖把桶桶体和提手一体成型连接机构,最主要的特点是采用注塑模具在一副模具上将桶体与提手一次整体加工成型,提手与桶体之间连在一起,不用装配,大大节省模具开发成本和工人费用。桶体和提手的具体连接机构是在连接座上设置连接孔,提手连接轴的限位块位于连接孔中不落出,并且由连接销与连接座连成一体,使用时用力掰断连接销,限位块卡在连接孔中不脱落,提手正常使用,非常方便。连接孔由横向碰穿槽和纵向滑槽交叉对错构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限位块脱模用,加工时,横向碰穿槽和纵向滑槽中设置用于限位块脱模的抽芯滑杆,使用连接机构脱模顺利,生产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拖把桶桶体和提手一体成型连接机构,所述的桶体口部制有翻边,连接座设置在翻边上,有了翻边,桶体强度更好,连接座设置方便。所述的连接座可以为圆形等各种形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拖把桶桶体和提手一体成型连接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拖把桶桶体和提手一体成型连接机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提手连接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拖把桶桶体和提手一体成型连接机构,如图1—图4所示,包括桶体1和提手2,所述的桶体1和提手2采用注塑模具一体加工成型,所述的桶体1口部两侧上设置连接座3,连接座3上设置横向碰穿槽4和纵向滑槽5,横向碰穿槽4和纵向滑槽5交叉对错构成连接孔6,所述的提手2上设置连接轴7,连接轴的头部制有限位块8,限位块8位于连接孔6中,限位块8的端壁上制有连接销9,限位块8经连接销9与连接座3连成一体。本方案最主要的特点是采用注塑模具在一副模具上将桶体1与提手2一次整体加工成型,提手2与桶体1之间连在一起,不用装配,大大节省模具开发成本和工人费用。桶体和提手的具体连接机构是在连接座3上设置连接孔6,提手2连接轴7的限位块8位于连接孔6中不落出,并且由连接销9与连接座3连成一体,使用时用力掰断连接销9,限位块卡在连接孔中不脱落,提手正常使用,非常方便。连接孔6由横向碰穿槽4和纵向滑槽5交叉对错构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限位块8脱模用,加工时,横向碰穿槽4和纵向滑槽5中设置用于限位块脱模的抽芯滑杆,使用连接机构脱模顺利,生产效率高。所述的桶体1口部制有翻边10,连接座3设置在翻边10上,有了翻边,桶体强度更好,连接座设置方便。所述的连接座3可以为圆形等各种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市黄岩汉威塑料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市黄岩汉威塑料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593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