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下负压吸泥排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59313.3 | 申请日: | 2014-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74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州;徐秋林;陈琼;喻杰;贺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五冶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92 | 分类号: | E02F3/92;E02F7/10;E03F7/10 |
代理公司: | 黄石市三益专利商标事务所 42109 | 代理人: | 吴运林 |
地址: | 435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负压吸泥 排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保护工程的湖泊、河涵、城市污水沉淀集淤池水下清理领域,尤其是一种水下负压吸泥排污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各种水体环境包括湖泊、河道、沟涵、化粪池、污水沉淀池等,其水底沉积了不少的淤泥杂物,目前使用的水下清淤机械种类较多,清淤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清淤处理不好,会带来严重的、大面积的二次污染,有的清淤设备大,不便到达水下作业,运营成本高,拆装运输及维修不方便,清淤管易堵塞。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水下清淤设备,满足水深、面窄、大型机械设备不便到达水下作业,管道易堵塞损坏,拆装运输不方便的问题,提供一种水下负压吸泥排污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是:一种水下负压吸泥排污装置,具有清淤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淤管是由若干节丝扣导管构成,两两丝扣导管之间连接有导管活接,清淤管的进口端设有负压吸泥头,清淤管的出口端设有排污弯头,排污弯头的尾端设有排污出口活接,所述负压吸泥头上方的清淤管壁上设有压缩空气喷出弯头,压缩空气喷出弯头的出气口端伸入清淤管内且出气口朝向清淤管的出口布置,压缩空气喷出弯头的进气口端伸出清淤管外且进气口设有进气口活接。
所述一种水下负压吸泥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泥头是由两块三角形钢板十字交叉焊接而成。
所述一种水下负压吸泥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弯头的外壁上焊接有吊环
所述一种水下负压吸泥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扣导管直径为225~250 mm,每节标准长1.5m。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管道不易堵塞损坏,拆装运输及维修保养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视图;
图2是图1的A向放大视图;
图中,1-清淤管,2-丝扣导管,3-负压吸泥头,4-压缩空气喷出弯头,5-导管活接,6-排污弯头,7-排污出口活接,8-进气口活接,9-吊环,10-排污出口软管,11-压缩空气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一种水下负压吸泥排污装置,具有清淤管1,清淤管1是由若干节丝扣导管2构成,两两丝扣导管之间连接有导管活接5,清淤管1的进口端设有负压吸泥头3,清淤管1的出口端设有排污弯头6,排污弯头6的尾端设有排污出口活接7,负压吸泥头3上方的清淤管1上设有压缩空气喷出弯头4,压缩空气喷出弯头4的出气口端伸入清淤管1内且出气口朝向清淤管1的出口布置,压缩空气喷出弯头4的进气口端伸出清淤管壁外且进气口设有进气口活接8;负压吸泥头3是由两块三角形钢板十字交叉焊接而成,用于防止水下淤泥中大块的杂物堵塞清淤管;排污弯头6的外壁上焊接有吊环9,用于吊车吊挂移动施工作业;所述丝扣导管2直径为225~250 mm,每节标准长1.5m,使用时,可根据水深调整标准节数量;使用时,按图1-2示意图组装后,在排污出口活接7上接上排污出口软管10,在进气口活接8上接上压缩空气软管11,接通外部空压机提供的0.5~1.0MPa压缩空气,用合适的吊车吊起,沉入水下淤泥中,不停地上下左右有规律的抖动,即可进行排泥清淤施工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五冶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五冶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593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植入的锚固件
- 下一篇:一种风力发电机塔架基础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