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河用滚塑船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57939.0 | 申请日: | 2014-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100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孙罗娇;罗宏宇;王晓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慈溪市德顺容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H21/17 | 分类号: | B63H21/17;B63B5/24;B63B11/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07 | 代理人: | 刘赛云 |
地址: | 315327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河 用滚塑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滚塑工艺制作而成的滚塑船,尤其是内河用滚塑船。
背景技术
船是古老的运输工具,最原始的船采用木料制作,工业革命后以铁代替了木料,直到现在,我们所见的船都仍以铁船为主。当然,铁船基本上出现在大海、大江或大河上,而在一些城市内河行驶的大多是以木船或以铁皮包覆而成的铁皮船为主。但是,采用铁料或木料制作而成的内河船往往容易受到水的浸泡而产生腐蚀、开裂甚至漏水,使用寿命较低,维护较为麻烦;同时,这些内河行驶的船主要采用人工划桨或柴油机驱动船桨的方式作为前进动力的,人工驱动需要掌握一定的划船技巧,也需要考验划船人的耐力,不适合推广使用;柴油机驱动船桨的方式会带来极大的噪音,也影响了流经城市的内河两边居民的居住环境,且柴油机需要使用柴油,也提高了用船成本,而且柴油机体积庞大,会占用有限的船舱空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采用电力驱动的内河用滚塑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内河用滚塑船,包括船体和设置在船体尾部的电动桨,该电动桨安装在一根转轴下端,该转轴上端伸出船体设有同轴安装的方向盘,所述的船体内还设有电瓶,该电瓶通过导线与所述电动桨作电路连接。
所述的电动桨是一个叶轮桨,该电动桨的叶轮受力面设为曲面。
所述的船体内设有多个独立分隔而成的船舱。
所述的船体是聚乙烯材料滚塑制成的空心船体,该空心船体内填充高分子发泡材料。
所述的聚乙烯材料的密度为0.92g/cm3。
所述的高分子发泡材料的密度为0.02g/cm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船体尾部增设有可带动电动桨转动以作为船体前进动力的电瓶,而设计上述电瓶作为船体前进的动力源能有效避免传统内河船在使用柴油机作为动力时所带来的噪音污染,也扩大了有限的船舱空间,改进后的滚塑船还具有耐腐蚀、耐开裂、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并且操作方便、维护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按上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再作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1.船体、2.船舱、3.电瓶、4.导线、5.方向盘、6.转轴、7.电动桨。
内河用滚塑船,如图1、图2所示,它是一种采用滚塑工艺制作而成的内河道用船,制作时先用密度为0.92g/cm3的聚乙烯材料滚塑制作成空心船体1,再在空心船体内填充密度为0.02g/cm3的高分子发泡材料,采用聚乙烯材料和高分子发泡材料既提高了船体在水面的浮力,又能使船体1具备足够的使用强度,也起到防腐蚀、防开裂的作用。
所述的船体1内会设置多个独立分隔而成的船舱2,本实施例是沿船体长度方向依次分隔成三个船舱2,根据货物的种类不同而分别装入不同船舱2内。
所述的船体1尾部设有一根转轴6,该转轴下端伸入水面底下安装电动桨7,该电动桨是一个叶轮桨,且电动桨的叶轮受力面设为曲面,以增加受力面积、减少转动阻力和节约驱动能源;所述的转轴6上端伸出船体1设有同轴安装的方向盘5,通过操作方向盘来带动电动桨7在水下的各种位置,从而控制船体1前进方向。
所述的船体1尾部还设有一个电瓶3,该电瓶通过导线4与水下的电动桨7作电路连接,并为电动桨转动提供动力,从而推动船体1前进。
本实用新型制作方便、操作简单、行驶过程安静可靠,非常适合于流经城市的内河使用,如用于城市内河的垃圾清理或河道上的设备安装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慈溪市德顺容器有限公司,未经慈溪市德顺容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579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