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分泌科用注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57486.1 | 申请日: | 2014-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194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李衍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衍记 |
主分类号: | A61M5/32 | 分类号: | A61M5/32;A61M5/178;A61M5/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3500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分泌 注射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分泌科用注射器。
背景技术
内分泌科的疾病,尤其是糖尿病经常需要使用注射器进行皮下注射胰岛素。人的皮肤较薄,注射针头刺入表皮之后由于针尖尖锐很容易进入皮下的深部组织。这不仅容易伤及患者,还会由于药液不能注入皮下组织而导致不能充分及时的吸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将针头稳定于皮下组织的内分泌科用注射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内分泌科用注射器,包括注射器本体和针头,所述针头包括近端外侧壁和近端内侧壁,所述近端外侧壁和近端内侧壁之间为过渡面,所述近端内侧壁可沿该过渡面相对于近端外侧壁前后滑动,所述近端内侧壁通过连接部与尖部相连接,所述近端外侧壁上设置有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数目为2个。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由橡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采取上述技术手段而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内分泌科用注射器,通过近端外侧壁和近端内侧壁之间的过渡面,可使近端内侧壁可沿该过渡面相对于近端外侧壁前后滑动,当将针头注入到患者皮下组织时,由于过度面的缓冲作用可防止尖部进入到皮下组织深层的部位,避免了对患者的损伤。同时可将药液精准的注射入患者的皮下组织,可保证药液充分及时的吸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分泌科用注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注射器的针头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针头,11-近端外侧壁,12-近端内侧壁,13-连接部,14-尖部,15-通孔,2-注射器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内分泌科用注射器如图1、图2所示,包括注射器本体2和针头1,针头1包括近端外侧壁11和近端内侧壁12,近端外侧壁11和近端内侧壁12之间为过渡面,近端内侧壁12可沿该过渡面相对于近端外侧壁11前后滑动,近端内侧壁12通过连接部13与尖部14相连接,近端外侧壁11上设置有通孔15。作为优选,通孔15的数目为2个。作为进一步优选,连接部13由橡胶制成。连接部13由橡胶制成,由于橡胶的弹性作用,便于将尖部刺入患者皮下并可缓冲尖部对皮下组织的刺激。
本实用新型的内分泌科用注射器,通过近端外侧壁和近端内侧壁之间的过渡面,可使近端内侧壁可沿该过渡面相对于近端外侧壁前后滑动,当将针头注入到患者皮下组织时,由于过度面的缓冲作用可防止尖部进入到皮下组织深层的部位,避免了对患者的损伤。同时可将药液精准的注射入患者的皮下组织,可保证药液充分及时的吸收。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衍记,未经李衍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574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温加热输液固定板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注射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