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轴向柱塞泵用配流盘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56959.6 | 申请日: | 2014-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12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杨浩;孙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北浩丰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3/00 | 分类号: | F04B53/00;F04B49/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向 柱塞 泵用配流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柱塞泵零部件,尤其是指一种轴向柱塞泵用配流盘。
背景技术
轴向柱塞泵因其结构紧凑、工作压力高、容积效率高,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工程机械、塑料机械、冶金、机床和农业机械等领域。轴向柱塞泵是技术含量很高的一类液压泵,其结构复杂,品种繁多,制造工艺复杂,加工要求高。在现今众多液压元件结构、工艺等发展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轴向柱塞泵仍在结构、材料、性能、寿命等方面不断发展、完善。
配流盘是轴向柱塞泵的关键零件之一,它的设计是否合理将影响着整泵的噪声和振动。目前的配流盘的泄漏量大,同时在与缸体接触时,摩擦力大,降低了柱塞泵的使用性能。配流盘的泄漏量过大会导致轴向柱塞泵的容积效率降低,无法达到轴向柱塞泵要求的工作压力,是轴向柱塞泵不能正常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泄漏量过小会导致配流盘润滑不充分,形成轴向柱塞泵缸体与配流盘的直接接触,形成固体摩擦,产生高温并加剧摩擦,大大降低了配流盘的工作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轴向柱塞泵用配流盘,通过在配流盘的圆柱外表面的摩擦副上加工有均匀分布的微型凹坑,提高油膜支撑力,降低摩擦副之间的摩擦力;通过在配流盘上开设有阻尼槽,降低柱塞泵在使用过程中的振动和噪声。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轴向柱塞泵用配流盘,包括配流盘本体,所述配流盘本体沿轴线方向开设有轴孔,在配流盘本体上开设有高压进油口和低压排油口,所述配流盘本体的外圆柱表面上均匀加工有多个微型凹坑,所述微型凹坑占配流盘本体的外圆柱表面的面积率为10%;在所述高压进油口和低压排油口的一端均开设有阻尼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微型凹坑的形状为圆柱形,其直径d为200-400μm,其深度h为150-350μ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阻尼槽的截面为三角形,三角形阻尼槽的顶角的角度θ为30°。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配流盘的摩擦副上加工有均匀的微型凹坑,一方面能够达到提高配流盘低压区润滑效果,提高油膜支撑力,降低摩擦副之间的摩擦力,另一方面能够储存油液中的杂质;
2、通过在高压进油口和低压排油口的端部开设有三角形阻尼槽,它是一种变过流面的减振装置,能够起到阻尼作用,降低柱塞泵在使用过程中的振动和噪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2中的B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中:1-配流盘本体;2-轴孔;3-高压进油口;4-低压排油口;5-微型凹坑;6-阻尼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图3为图2中的B部放大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所述一种轴向柱塞泵用配流盘,包括配流盘本体1,所述配流盘本体1沿轴线方向开设有轴孔2,在配流盘本体1上开设有高压进油口3和低压排油口4,所述配流盘本体1的外圆柱表面上均匀加工有多个微型凹坑5,所述微型凹坑5占配流盘本体1的外圆柱表面的面积率为1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微型凹坑5的形状为圆柱形,其直径d为200-400μm,其深度h为150-350μm。通过在配流盘的摩擦副上加工有均匀的微型凹坑5,一方面能够达到提高配流盘低压区润滑效果,提高油膜支撑力,降低摩擦副之间的摩擦力,另一方面能够储存油液中的杂质。
在所述高压进油口3和低压排油口4的一端均开设有阻尼槽6,所述阻尼槽6的截面为三角形,三角形阻尼槽6的顶角的角度θ为30°。通过在高压进油口和低压排油口的端部开设有三角形阻尼槽,它是一种变过流面的减振装置,能够起到阻尼作用,降低柱塞泵在使用过程中的振动和噪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北浩丰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淮北浩丰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569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无油工艺螺杆压缩机的入口喷液结构
- 下一篇:一种风力发电机变浆轮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