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温管道隔热支座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55526.9 | 申请日: | 2014-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26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 发明(设计)人: | 关范 | 申请(专利权)人: | 关范 |
| 主分类号: | F16L3/02 | 分类号: | F16L3/02;F16L59/02 |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周涛 |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管道 隔热 支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温管道隔热支座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几种高温管道使用的支撑座通常不具备隔热功能或隔热效果差,这些支撑座使用时,形成了高温管道和支撑面之间的导热桥,使高温管道的热量沿着支撑座快速的散失;从而造成了能源浪费的问题。
现有的高温管道支撑座,为了降低热能损失,通常在支撑座外部保温或内填充隔热材料,但是其隔热材料在高温时隔热效果差,不能满足节能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能有效降低高温管道的热量散失速率的高温管道隔热支座。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筒状的下支撑管,下支撑管内设置有上支撑管,其特征在于:上支撑管和下支撑管之间设置有空腔;所述下支撑管内的下部设置有下隔板;所述上支撑管的下端同下隔板相接触,所述上支撑管的下端与下支撑管内的下隔板接触处设置为齿形;所述下支撑管的开口处设置有环状的齿形板,所述上支撑管外表面与环状的齿形板相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支撑管内的上部设置有上隔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支撑管内壁、下支撑管内壁,以及上隔板和下隔板表面设置有银白色耐高温涂料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所述上支撑管内上部设置了上隔板,使用时,上支撑管与高温管道相连,并形成管托,上隔板与高温管道之间形成了隔热密闭空气层,该隔热密闭空气层将作为高温管道隔热支座管托的组成部分,既满足了管托的强度要求又满足了隔热效果要求,并有效的解决了由于内设保温材料隔热效果差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下支撑管是作为托举上支撑管的构件,上支撑管设置在下支撑管内部,上支撑管与下支撑管之间形成空腔作为隔热层。高温管道运行时,高温管道的一部分热量被上支撑管的隔热密闭空气层阻断,另一部分通过上支撑管管壁向下支撑管内腔导热,由于下支撑管与上支撑管之间通过环状的齿形板相配合,上支撑管底部与下隔板之间是通过齿形相接触,因此,都是点连接,其形成导热桥的面积小,降低了上支撑管向下支撑管传递热量的速度。
实际工作时,还可将下支撑管的上口埋入工作管道的保温层内,从而使上支撑管外壁和下支撑管内壁之间的空气层又阻断了上支撑管向空气中散热,进一步达到节能目的。
3、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不受管道连接构件和底座连接构件大小的约束,可以实行模块化生产,通用性提高、成本降低。减少了钢材的使用量,焊接量小,减少了生产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附图中1为下支撑管、2为下隔板、3为齿形、4为上支撑管、5为空腔、6为齿形板、7为上隔板、8为高温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筒状的下支撑管1,下支撑管1内设置有上支撑管4,其特征在于:上支撑管4和下支撑管1之间设置有空腔5;所述下支撑管1内的下部设置有下隔板2;所述上支撑管4的下端同下隔板2相接触,所述上支撑管4的下端与下支撑管1内的下隔板2接触处设置为齿形3;所述下支撑管1的开口处设置有环状的齿形板6,所述上支撑管4外表面与环状的齿形板6相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支撑管4内的上部设置有上隔板7。使用时,上隔板7与高温管道8之间可形成隔热空气层,可进一步提高保温隔热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支撑管4内壁、下支撑管1内壁,以及上隔板7和下隔板2表面设置有银白色耐高温涂料层。通过设置银白色耐高温涂料层,可对热辐射进行反射,可减少以热辐射方式对外界散失的热量。
所述上隔板7与上支撑管4顶部之间的距离,下隔板2与下支撑管1底部之间的距离,以及上支撑管4外壁与下支撑管1内壁之间的距离设置为5mm~50mm为宜。
使用时,可在下隔板2和下支撑管1底部之间的腔体内填充导热系数小的保温材料。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关范,未经关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555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