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可上下楼梯助行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55054.7 | 申请日: | 2014-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07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 发明(设计)人: | 王忠维;惠恒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豪真精工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H3/00 | 分类号: | A61H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84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上下 楼梯 助行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康复辅助器械,具体为一种助行器。
背景技术
助行器是一种供残疾人、腿脚受伤的病人以及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使用的器械,其能够辅助人体支撑体重,确保身体平衡,从而使得上述人群能够行走。
中国专利200820048009公开了一种助行器,此助行器能够方便地调节四个支撑脚的高低位置,能够满足不同身高的用户使用,另外,通过调节前后两组支撑脚的高度差,还可以满足上下楼梯使用。此产品所采用的高度调节机构设置在支撑脚处,而高度调节控制机构则设置于助行器的顶端部分,需要调节时只需按下该控制机构即可,即使腿脚不方便的患者也能方便地对高度进行自行调整。但此产品所采用的高度调节机构是通过斜面与斜面进行传动的,在传动时手指要用很大的力才能调节,对老人或病人来说,调节比较费力。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可上下楼梯助行器,其调节方便,适合患者使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多功能可上下楼梯助行器,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呈U形的把手管,把手管之间通过前支架管连接,所述把手管的两端套有调节管,调节管上设有沿轴向分布的定位孔,所述把手管的两个端部安装有传动盒,所述传动盒内设有活动件、转件和拨件,所述活动件的一端为可插入定位孔内的凸头,另一端通过压簧抵接于传动盒上,所述转件枢接于传动盒上,转件转动时压向活动件上使活动件回缩,拨件活动设于传动盒内并与转件抵接,拨件向上升时带动转件转动,所述把手管的顶部设有调节件,调节件通过穿于把手管内的拉索与拨件相连,所述调节按件动作时拉动拨件上升。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拨件包括连接于拉索末端的端子、位于端子上方依次套于拉索上的微调螺丝、微调螺母以及接触弹簧,微调螺母螺接于微调螺丝上,接触弹簧与转件抵接。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调节件包括按件、内动件以及内压件,内动件设于按件的下方,按件被按下时内动件被压下,所述内压件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与把手管两端的拉索连接,内压件枢接于把手管内,内压件设有位于内动件下方的压臂,内动件被压下时通过压臂带动内压件转动以通过拉索拉动拨件上升。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前支架管的两端分别轴接于把手管上方的水平部分上,前支架管为可伸缩结构,两把手管对应的位置处分别套有可相对把手管转动的侧支承管,两侧支承管之间连接有前支承管。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侧支承管上设有沿水平布置的转动槽,把手管上设有弹出孔,把手管内设有可穿过弹出孔卡入转动槽的弹片,弹片弹出后,侧支承管和把手管实现上下位置的固定,侧支承管相对把手管转时,弹片在转动槽中移动。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把手管两端之间设有U形加强管。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调节管的底端设有胶垫以及内置于胶垫内的万向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对把手管上的调节管方便地进行高度调整,从而满足不同身高的患者使用,当将前后两组调节管调节形成高度差时,助行器能够实现上下楼梯辅助功能;本实用新型是通过拨件上升带动转件旋转进而驱动活动件回缩的方式使得活动件的凸头从调节管的定位孔脱离,这种结构驱动时所需作用力低,极大地方便了患者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收合状态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图;
图4为传动盒分解状态的结构图;
图5为传动盒的剖面图,以示出其工作原理;
图6为调节件分解状态的结构图;
图7为调节件的剖面图,以示出其工作原理;
图8为利用助行器上下楼梯的使用状态图。
符号说明:1-把手管,2-前支架管,3-调节管,4-传动盒,5-调节件,6-定位孔,7-C形片,8-活动件,9-转件,10-端子,11-微调螺丝,12-微调螺母,13-接触弹簧,14-压簧,15-拉索,16-按件,17-内动件,18-内压件,19-侧支承管,20-前支承管,21-U形加强管,22-胶垫,23-万向球,24-收合件,25-弹片,26-转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豪真精工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中山豪真精工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550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