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硅胶传送带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54977.0 | 申请日: | 2014-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5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王银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龙川橡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00 | 分类号: | B29C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5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胶 传送带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产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胶传送带模具。
背景技术
硅胶是一种高活性吸附材料,属非晶态物质,其化学分子式为mSiO2·nH2O。不溶于水和任何溶剂,无毒无味,化学性质稳定,除强碱、氢氟酸外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各种型号的硅胶因其制造方法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微孔结构。硅胶的化学组份和物理结构,决定了它具有许多其他同类材料难以取代得特点:吸附性能高、热稳定性好、化学性质稳定、有较高的机械强度等,硅胶根据其孔径的大小分为:大孔硅胶、粗孔硅胶、B型硅胶、细孔硅胶。硅胶输送带特点: 具有强度高、质量轻、耐磨损、多彩美观、无毒无味、抗静电、拉伸小、使用寿命长和阻力小等优点,耐高温能达到200度。
传统模具生产的硅胶传送带需要接合或者存在接合点,硅胶传送带不经久耐用,由于存在接合,每套模具生产一个传送带,生产效率不高,且传送带的品质也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硅胶传送带模具,能够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硅胶传送带模具,包括外模板和内模板,所述外模板由上盖板、与上盖板对应的下盖板组成,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贴合的中间部分构成一个长圆孔,所述内模板内置在长圆孔内,所述外模板的长圆孔内壁设有模槽。
进一步地,所述内模板紧密的装配在长圆孔的内部,长圆孔的内壁、与长圆孔的内壁接触的内模板外表面之间装配间隙为0.1-0.5mm。
进一步地,所述外模板的四周边缘处设有固定孔。
进一步地,所述外模板内壁至少设有两个模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模具,生产出来的传送带无需接合,提高了传送带的品质,同时一个模具有多个模槽,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硅胶传送带模具俯视图,
图2为一种硅胶传送带模具A-A剖面图,
图3为一种硅胶传送带模具B-B剖面图。
其中,1、外模板,2、内模板,3、固定孔,4、模槽,10、上盖板,11、下盖板,12、长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结构进行说明,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
一种硅胶传送带模具,包括外模板1和内模板2,所述外模板1由上盖板10、与上盖板10对应的下盖板11组成,所述上盖板10和下盖板11贴合的中间部分构成一个长圆孔12,所述内模板2内置在长圆孔12内,所述外模板1的长圆孔12内壁设有模槽4。
进一步地,所述内模板2紧密的装配在长圆孔12的内部,长圆孔12的内壁、与长圆孔12的内壁接触的内模板2外表面之间装配间隙为0.1-0.5mm。
进一步地,所述外模板1的四周边缘处设有固定孔3。
进一步地,所述外模板1内壁至少设有两个模槽4。
上述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这种非实质改进,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龙川橡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龙川橡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549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