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煤矿深井巷道的二次支撑防护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54925.3 | 申请日: | 2014-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3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成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南京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7/00 | 分类号: | E21D17/00;E21F17/18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煤矿 深井 巷道 二次 支撑 防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深井巷道支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煤矿深井巷道的二次支撑防护架,对巷道进行二次支撑且进行预警。
背景技术
当前,在开凿煤矿井下巷道时,基本上都是采用人工打井、用坑木支撑,标石翻拱,其工程进度慢如若达一口宽3米,高2.5米的矿井,平均每天只能打进1.5米左右,成本非常高,而且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由于井下潮湿有大量的水,使坑木易受潮腐烂,出现变形、弯曲、折断,进而存在塌方的危险,也造成了森林资源的砍伐、破坏环境,所以目前都采用金属框架结构代替传统的木制结构,便于回收再次使用。
但是,金属支撑框架结构在长期使用后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井下潮湿的环境对金属结构造成腐蚀,出现断裂的现象,因而如何解决并及时的作出预警是当前所亟待研发的方向。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煤矿深井巷道的二次支撑防护架。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用于煤矿深井巷道的二次支撑防护架,使用时安装在金属支撑架结构下方,对可能出现的塌方进行支撑且进行预警,及时排除塌方隐患、保证井下开采作业人员的安全。
技术方案:用于煤矿深井巷道的二次支撑防护架,由半圆形支撑架,及通过限位组件与半圆形支撑架连接的支撑柱,及设置在支撑柱一端的定位板,及设置在定位板上的螺栓孔,及设置在支撑柱另一端内部的定位槽组成,其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板,及设置在固定板上的两端固定孔,及设置在固定板上、且位于固定孔之间的定位杆。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定位杆与固定孔为螺旋连接。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二次支撑防护架还包括设置在定位槽内的压力传感器。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半圆形支撑架、支撑柱为圆柱形,其中,半圆形支撑架与支撑柱连接端设置有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煤矿深井巷道的二次支撑防护架的有益效果在于:1、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便于组装、维护;2、半圆形支撑架与支撑柱,利用限位组件固定连接,当发生塌方时起到二次支撑的作用,使得井下作业人员能及时逃生;3、安装在定位槽内的压力传动器与上位机连接,当出现塌方隐患时,利用上位机对井下出现的情况进行预警且定位,提前进行维修,杜绝塌方事故扩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煤矿深井巷道的二次支撑防护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煤矿深井巷道的二次支撑防护架限位组件连接半圆形支撑架与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序号如下:1-半圆形支撑架、2-支撑柱、3-固定板、4-定位板、5-螺栓孔、6-固定孔、7-定位杆、8-定位槽、9-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的用于煤矿深井巷道的二次支撑防护架,由半圆形支撑架1,及通过限位组件与半圆形支撑架1连接的支撑柱2,及设置在支撑柱2一端的定位板4,及设置在定位板4上的螺栓孔5,及设置在支撑柱2另一端内部的定位槽8组成,其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板3,及设置在固定板3上的两端固定孔6,及设置在固定板3上、且位于固定孔6之间的定位杆7。
进一步优选的,定位杆7与固定孔6为螺旋连接,结构简单、装配方便;二次支撑防护架还包括设置在定位槽8内的压力传感器9,及时的对可能出现的大规模塌方的隐患进行预警,便于及时排查、维护;半圆形支撑架1、支撑柱2为圆柱形,其中,半圆形支撑架1与支撑柱2连接端设置有通孔,圆形生产加工方便、且组装简单,支撑牢靠稳固。
实施例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2所示,安装时将半圆形支撑架1与支撑柱2采用错位连接,即利用固定板3上设置的固定孔6用连接螺栓固定,再将定位杆7与半圆形支撑架1端部设置的通孔螺旋连接,最后将支撑柱2利用定位板4上螺栓孔5与巷道面固定连接;当巷道出现塌方时,一层支撑架出现断裂塌方,继续向下压至半圆形支撑架1上,若压力过大无法支撑时,半圆形支撑架1向下滑动,定位杆7在定位槽8内运动若与压力传感器9连接,即向上位机(未标出)发出信号,管控人员及时进行处理;同时本结构也起到延缓二次塌方的现象,给予井下作业人员一定的逃生时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南京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集团南京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549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连接配电柜上柜门和门框的铰链
- 下一篇:一种用于船舶舱室的快速逃生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