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块化高温多功能智能井下测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54593.9 | 申请日: | 2014-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78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赵帅;王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锐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E21B47/00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长春市新时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2204 | 代理人: | 石岱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高温 多功能 智能 井下 测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井下注采领域以及地质井下测控领域中的井下检测与控制。
背景技术
注水作为油田稳产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油田开发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胜利油田分公司目前投入开发油田59个,其中注水开发油田54个(657个开发单元),水驱动用于地质储量27.93×108吨,占分公司动用储量的84.4%,胜利油田总注水井数6528口,配注水量67.34×104m3/d,开井4923口,配注水量58.68×104m3/d,开井率75.4%,日注水量55×104m3/d。方案分注井2743口,在油田注水开发的过程中,为了缓解层间、层内和平面矛盾,提高注水效率和波及体积,提高原油采收率和采出程度,国内外许多油田采用了分层注水的开发方式,分层注水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越来越重要。随着地质探测、海油、陆地石油的开发不断的深入,对于高温设备的需求日益加剧,目前新疆吐哈油田、天津大港油田、冀东油田等高温井越来越多,高温井下分层注采,精确调节每一层段的注水量对与石油产出极为重要,目前油田调整井下流量的测调设备基本上有单双流量井下测调仪、双导向双流量井下测调仪、桥式同心测调仪、桥式同心测调仪、桥式偏心分层流量测调仪、直读式偏心验封仪、分层注水集成式配水系统、验封测调仪、水嘴投劳仪、井下高温压力计、井下流量计等仪器,但是,仪器仅仅工作在125℃左右范围内,在集成度、高可靠性、多功能上以及通用性上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需要。因而实施模块化高温多功能智能井下测控系统对于解决高温恶劣环境的科学测量与控制、提高原油采收率、降低多种仪器开发成本具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模块化高温多功能智能井下测控系统,以解决井下125℃以上高温恶劣环境的检测与控制,同时解决传统井下仪器电路结构分散、集成度低、可靠性差、体积大、通用性差、功能少、智能化低,维修困难。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模块化高温多功能智能井下测控系统,包括井上供电通讯计算机单元、井下部分。所述的井下部分包括井下高温供电单元、高温压力信号采集单元、高温温度信号采集单元、高温恒流励磁单元、高温流量信号单元;高温直流电机驱动器单元、放大器、井下通讯单元、中央处理单元和存储器。井下部分安装在密封探管内,通过绞车电缆连接下到井下。所述高温压力信号采集单元、高温温度信号采集单元、高温流量信号单元采集并输出温度、压力、流量模拟信号,该模拟信号通过集成厚膜芯片放大器进行信号放大、滤波、整形、保护处理,通过所述的中央处理单元、存储器,井下通讯单元进将信号传至井上供电通信计算机单元;所述的高温恒流励磁单元为励磁线圈,采用聚酰亚胺材料;所述的井下高温供电单元,具有宽电压输入,三路电压输出。
进一步,所述的高温压力信号采集单元为高温传感器,采用宝石芯体;所述的高温温度信号采集单元为高温温度传感器;高温流量信号单元为高温流量传感器。
再进一步,所述的高温直流电机驱动单元为三路电机控制
再进一步,所述的井下高温供电单元使用DC-DC降压模块,具体参数如下:输入电压36v-72v,输出正负15v、正5v,输出电流200mA。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技术效果显著。首先,将计算机系统分别设置在井上和井下,便于将井下高温环境下的数据信号传输到井上,通过已有的程序,将井下采集、处理、存储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安全、有效的控制井下操作。其次,整体分成九个模块,可以选择性安装在母板上,更换维修简单,达到使用单芯片完成每一模块功能。最后,选用现有的耐高温材料的传感器可以提高整个系统在井下高温条件下地稳定性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总体电路原理框图。
图2为压力、温度、流量传感器接口电路原理框图。
图3为通讯单元接口电路原理框图。
图4为电机控制电路原理框图。
图5为供电单元电路原理框图。
图6为励磁电路原理框图。
图7为中央处理单元总控制流程图。
图8为总体硬件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锐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春锐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545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