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婴幼儿游泳护理椅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53541.X | 申请日: | 2014-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0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 发明(设计)人: | 蒲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B63C9/15 | 分类号: | B63C9/1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7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婴幼儿 游泳 护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护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婴幼儿游泳护理椅。
背景技术
婴幼儿出生前是在温暖的羊水包裹着的子宫里生活,出生后就失去了这个环境,环境的改变使得婴幼儿不适应,因此,把出生后的婴幼儿放在温暖的水中,让婴幼儿重又回到熟悉的环境中,有利于婴幼儿的情绪稳定,建立安全积极的情感;另外皮肤是新生儿最大的感觉器官,通过水流的按摩刺激,促进婴幼儿的触觉和平衡觉的发育。婴幼儿游泳的过程中,由于运动可以促进食欲增加食物吸收,有利于婴幼儿的发育,而且由于运动促使肠蠕动增强,有利于胎便排泄,减少新生儿黄疸发生或者减轻黄疸程度。游泳也使婴幼儿的肌肉、骨骼、关节都得到了锻炼,使得运动功能发育得更好。游泳同时伴随着按摩抚触,有利于克服婴幼儿的恐惧感,有利于婴幼儿的睡眠。
在婴幼儿的临床护理工作中,随着人们生理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医护人员都意识到婴幼儿游泳护理工作的重要性。然而,目前缺乏专门的婴幼儿游泳护理设备,在进行护理工作时,通常采用护理人员一手托住婴儿,另一手进行洗澡抚摩,极不方便,且单手托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或者采用在婴幼儿颈部套上游泳圈,往往对婴幼儿的脖子形成较大的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方便适宜对婴幼儿进行洗澡游泳护理,保障婴幼儿安全的护理椅。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婴幼儿游泳护理椅,包括环形的气囊一和设置在气囊一下方的骑跨座件,所述气囊一为开环结构,开口处通过插扣一锁紧,所述骑跨座件包括两个U形杆,两个U形杆的一端分别与气囊一的开口两侧通过插扣二连接,另一端均与气囊一上与开口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U形杆的底部具有水平凹槽结构,两个U形杆的凹槽结构相对设置形成一个环形通孔。
所述气囊一的上方还设置一个较小的开环结构的气囊二,两者通过连接杆一连接。
所述气囊一为圆筒状结构,由多个平形的气腔体上下叠落粘接而成。
所述骑跨座件的下方通过连接杆二设置有配重块。
采用上述方案制作的婴幼儿游泳护理椅,通过气囊一和骑跨座件对婴幼儿形成良好的保护限位,气囊一产生浮力同时从周侧对婴幼儿进行限位,座件从婴幼儿的下方将其托起,二者相互协同配合,对婴幼儿在水中形成良好的托扶效果,保障婴幼儿在水中游泳的安全稳定,同时方便护理人员双手操作,对婴幼儿进行护理按摩。座件的U形杆在底部设置水平凹槽结构,一方面方便婴幼儿坐稳,另一方面两个U形杆的凹槽相对可以形成环形通孔,便于保护婴幼儿的生殖器官不受挤压。进一步作为优选方案,通过在气囊一的上方设置一个较小的气囊二,方便卡置于婴幼儿的颈部,以稳定婴幼儿的头部,与下部的气囊一和座件相配合,避免了单纯的将气囊夹持在婴幼儿颈部造成颈部负担过重的情况。同时,在座件下方设置配重块,方便调节婴幼儿在水中的水位,更重要的是,使其重心整体下移,在水中更加稳定,避免座椅侧翻,提高安全性能。本实用新型简便实用、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看图1、图2,一种婴幼儿游泳护理椅,包括环形的气囊一1和设置在气囊一1下方的骑跨座件2,所述气囊一1为开环结构,开口处通过插扣一6连接,实现气囊一1的打开与闭合锁紧,所述骑跨座件2包括两个U形杆4,两个U形杆4的一端分别与气囊一1的开口处两端通过插扣二3连接,另一端均与气囊一1上与开口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且U形杆4的底部具有水平凹槽结构5,两个U形杆4的凹槽结构5相对设置形成一个环形通孔,方便婴幼儿坐在上面的同时保护婴幼儿的生殖器官不受挤压。
使用时,打开气囊一1的插扣一6和骑跨座件2的插扣二3,将气囊一1抱置于婴幼儿的腋下,并锁紧插扣一6,将骑跨座件2从婴幼儿的档下穿过,并锁紧插扣二3,从而使婴幼儿稳定地坐于护理椅内,同时托住护理椅和婴幼儿放入水池中即可。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所述气囊一1的上方还设置一个较小的开环结构的气囊二7,气囊二7与气囊一1间通过连接杆一8连接,使用时将气囊二7卡置于婴幼儿的颈部,对婴幼儿的头部形成支撑托扶作用,保障头部的稳定。
实施例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535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