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氧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53462.9 | 申请日: | 2014-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031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向军;杜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香之君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409 | 分类号: | G01N27/409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62 | 代理人: | 张中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感器,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尾气中氧含量检测的氧传感器。
背景技术
氧传感器是电喷发动机控制系统中关键的传感部件,用于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降低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及提高汽车发动机燃油燃烧质量。其利用氧化锆体在高温等条件下,如果氧化锆体两侧的氧浓度不同,就会在氧化锆体两侧产生电位差,且浓度差越大,电位差越大。氧传感器利用氧化锆这种特性来检测汽车尾气中氧气的浓度,并反馈给发动机控制系统,将空燃比维持于一定的比例之间。
公告号为CN203551505U的专利文献中公告了一种氧传感器,包括保护套管,安装于保护套管内多孔陶瓷管,及套装于保护套管外的安装管,多孔陶瓷管为该氧传感器的感应元件,用于检测内侧与外侧氧含量之差。但是,汽车尾气直接从保护罩的进气孔进入保护罩的腔体内,尾气中的烟尘颗粒容易附着于感应元件的检测端上,降低检测灵敏性及使用寿命;此外,高压的尾气易冲击感应元件,也会降低感应元件的使用寿命。
公布号为CN103018283A的专利文献中公布了一种片式氧传感器,从下至上,包括依次叠加的陶瓷加热器、氧化铝基体及氧化锆基体三部分,在氧化铝基体上设置有参比空气通道,在氧化锆基体的上下两面上分粘贴有内工作电极及外工作电极,工作电极上印有多孔保护层,氧化铝基体和氧化锆基体之间印有氧化铝印刷层和氧化锆印刷层,氧化铝印刷层印在氧化锆上侧面上。该片式氧传感器中陶瓷加热器为其加热元件,氧化锆基体为感应元件,其具有加热效率高、响应速度快及强度高的优点。与上述氧传感器一样,当该片式氧传感器安装于汽车的排气管上时,需要在其检测端外设置一层具有进气孔的保护罩,同样存在烟尘颗粒容易附着于感应元件检测端上及易冲击感应元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的氧传感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氧传感器包括保护罩、感应元件及连接基座;保护罩包括具有轴向敞口端的内保护罩及外保护罩,外保护罩的周向侧壁上设有进气孔;内保护罩的轴向端的外端面抵靠外保护罩的轴向端的内端面并固定连接,一出气孔贯穿外保护罩的轴向端与内保护罩的轴向端;外保护罩的轴向敞口端的端面与连接基座固定连接,内保护罩的轴向敞口端与连接基座间形成有一间隙,感应单元的检测端位于内保护罩的内腔内;沿保护罩的轴向,进气孔位于出气孔与间隙之间。
由以上方案可见,由于在外保护罩内增设一层内保护罩,使尾气气路为:从进气孔进入外保护罩内,沿外保护罩的内侧壁与内保护罩的外侧壁间的通道行进至间隙,并由间隙处进入内保护罩的内腔内,并从出气孔流回发动机的排气管内,尾气中的部分烟尘颗粒附着于内保护罩的外侧壁上,减少附着于感应单元检测端上的烟尘颗粒,延长氧传感器的使用寿命,而且该保护罩加工方便;由于感应元件周边的气流是沿平行于感应元件的表面流动,不会对感应元件造成冲击,同时也减少烟尘附着于感应元件上,延长氧传感器的使用寿命。此外,本保护罩的双层结构使气流从外保护罩进入内保护罩后,在内保护罩的内腔内形成紊流,有效地保证气流与感应元件的充分接触,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具体的方案为外保护罩及内保护罩均为圆筒结构,外保护罩与内保护罩共轴布置。由于保护罩为圆筒结构,内保护罩与外保护罩没有相对转角,便于加工及装配。
更具体的方案为出气孔与所述圆筒结构共轴。
一个优选的方案为进气孔包括沿外保护罩的周向侧壁周向均布的腰圆孔及圆孔。
更优选的方案为沿外保护罩的轴向,圆孔比腰圆孔更邻近外保护罩的轴向敞口端,且腰圆孔及圆孔的数量均为6个。
再优选的方案为还包括中封套筒、绝缘套及波纹管;中封套筒的一端与连接基座远离保护罩的一端固定连接;波纹管的一端套接于绝缘套外,中封套筒的另一端套接于波纹管的一端外,波纹管的一端、中封套筒的另一端及绝缘套间为通过铆压而密封连接;感应元件的连接线穿过绝缘套并从波纹管的另一端为的端口伸出。绝缘管、波纹管及中封套筒为通过铆压方式固定连接,利用中封套筒的变形固定绝缘套及波纹管,无需铆压套,减少零部件及降低成本,且便于装配。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为还包括中封套筒、绝缘套及波纹管;中封套筒的一端与连接基座远离保护罩的一端固定连接;波纹管的一端套接于绝缘套外,中封套筒的另一端套接于波纹管的一端外,波纹管的一端、中封套筒的另一端及绝缘套间为通过铆压而密封连接;感应元件的连接线穿过绝缘套并从波纹管的另一端为的端口伸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香之君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香之君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534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