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对刹车踏板的提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52979.6 | 申请日: | 2014-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10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杨昌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昌勇 |
主分类号: | B60T17/22 | 分类号: | B60T17/22;B60T7/06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江耀纯 |
地址: | 334100 江西省上饶***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刹车 踏板 提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上的刹车踏板,特别是涉及一种针对刹车踏板的提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作为个人交通工具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驾车技术。当新手驾驶员越来越多时,会发生更多的交通事故。这些事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把油门当刹车所造成的,也几乎都是新手驾驶员。因为新手驾驶员不熟练,脚下的感知差,当脚踩踏在某一踏板上时,一时无法熟练区分脚踩的是刹车踏板还是油门踏板,只有用力踩下后才知道。在紧急情况下,如果是把油门踏板当成了刹车踏板,很可能发生事故,对他人或自己造成财产或人身伤害。现有的汽车内,也有设置一些控制模块和警示模块,从而帮助用户识别判断脚当前踏下的是刹车踏板还是油门踏板。但该设置的模块单元仅能对脚踏下后的动作进行识别判断,仍然不能有效避免紧急情况下的误踩。而且设置的模块单元通常结构较复杂,在使用中还要对车体进行改装,对车内的控制系统进行相应设置,不能随意拆装,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针对刹车踏板的提示装置,能帮助用户在驾驶过程中直观地了解到脚是否踏放在刹车踏板上,还可以培养良好驾驶习惯,且安装使用无需改装车体,可直接安装在各种刹车踏板上方便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一种针对刹车踏板的提示装置,所述提示装置包括压力感应模块、电路盒和连接模块;所述压力感应模块用于安装在所述刹车踏板的表面,以感应脚是否踩踏在所述刹车踏板上;所述电路盒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压力感应模块的供电端,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压力感应模块的信号输出端,用于为所述压力感应模块供电,且根据所述压力感应模块输出的电信号发出提示信号;所述电路盒与所述连接模块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模块用于连接固定在所述刹车踏板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提示装置,压力感应模块设置在刹车踏板表面以感应脚是否踩踏在刹车踏板上,并由电路盒根据压力感应模块输出的电信号发出提示信号,电路盒通过连接模块直接连接固定在刹车踏板上。驾驶过程中,当驾驶者脚踏在刹车踏板时,可发出相应的提示信号,驾驶者根据该提示信号即可清楚地知悉脚是否放在刹车踏板上。另一方面,也可培养驾驶者在不加油时始终将脚放在刹车踏板位置,培养良好的驾驶习惯。通过提示装置使驾驶者的脚在不加油时注意放在刹车踏板上,从而也可有效避免紧急情况下的误踩。提示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可随意拆装,直接连接固定在刹车踏板上,无需对车体有任何改装破坏,安装使用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提示装置安装在刹车踏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提示装置中的电路盒内的电路单元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提示装置,就是当驾驶员脚踏放在刹车踏板上时就会发出提醒告知信号(声音、灯光或者震动等),让驾驶员清楚脚在无需加油时所处的位置是在刹车踏板上还是在油门踏板上。这样,通过提醒信号,驾驶员在踩刹车时就不会踩到油门上。还可以培养良好驾驶习惯,注意在不加油的时候将脚放在刹车踏板上。
如图1所示,为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提示装置安装在刹车踏板上的结构示意图。提示装置包括压力感应模块1、电路盒3和连接模块5。
压力感应模块1用于安装在刹车踏板6的表面,用于感应脚是否踩踏在刹车踏板上。压力感应模块1优选为薄膜压力传感器或薄膜开关,从而较方便铺设在刹车踏板6表面,与刹车踏板6一体化。优选地,压力感应模块的面积为刹车踏板的面积的30%以上,便于及时感应到脚踏放与否。
电路盒3的电源输出端连接压力感应模块的供电端,信号输入端连接压力感应模块的信号输出端,用于为压力感应模块1供电,且根据压力感应模块输出的电信号发出提示信号。只要脚踩踏在刹车踏板6表面上,压力感应模块1感受到脚踏上刹车后的压力(不论压力大小如何),由该压力产生输出相应电信号,电路盒就发出信号,提示用户脚已踩踏在刹车踏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昌勇,未经杨昌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529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下井乘人车安全释放装置
- 下一篇:一种快速移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