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蒸汽全能利用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52716.5 | 申请日: | 2014-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753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恒翔嘉盛乐普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K27/02 | 分类号: | F01K27/02;F01K25/08;F01D15/10;F01C1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0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蒸汽 全能 利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系统,特别是蒸汽全能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蒸汽能量利用系统一般能量利用率低,能量不能循环利用,造成能量浪费和资源浪费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空气污染和全球变暖的趋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操作简单、能充分利用蒸汽潜热、能量利用率高、蒸汽可循环利用、节约资源和能源的蒸汽全能利用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蒸汽全能利用系统,包括汽液全流螺杆动力机组和有机朗肯循环机组;汽液全流螺杆动力机组和有机朗肯循环机组通过隔离阀相连接;
汽液全流螺杆动力机组包括快关阀、调节阀、螺杆动力机、减速机、发电机,快关阀的两端分别与热源入口和调节阀相连,调节阀、减速机和隔离阀均与螺杆动力机相连,减速机的另一端与发电机相连;
有机朗肯循环机组包括蒸发器、预热器、凝结水泵、膨胀机、第二发电机、变流器、并网柜、冷凝器、冷却塔、冷却水泵、工质泵,蒸发器通过隔离阀与螺杆动力机相连,蒸发器、膨胀机、第二发电机、变流器、并网柜顺次连接,冷凝器分别与膨胀机、冷却塔、冷却水泵、工质泵相连,冷凝器与冷却塔、冷却水泵顺次首尾相连,预热器分别与蒸发器、工质泵、凝结水泵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蒸汽全能利用系统,将螺杆动力机组和有机朗肯循环机结合起来使用,有效地利用螺杆动力机发电时未充分利用的余热,能量利用率高,蒸汽可循环利用,节约资源。
本实用新型的蒸汽全能利用系统,螺杆动力机与调节阀之间,设置有恒温控制箱。
恒温控制箱的设置,可以对进入螺杆动力机的热源温度进行控制,使进入螺杆动力机的热源温度一致,有利于提高发电机的输出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蒸汽全能利用系统,螺杆动力机的入口处,设置有压力调节阀。
压力调节阀的设置,可以控制进入螺杆动力机的热源压力,防止压力过大对螺杆动力机造成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蒸汽全能利用系统,螺杆动力机与减速机相连的出口端,设置有安全保护装置,安全保护装置包括安全阀和事故排空管道。
安全保护装置的设置,可以防止突发事故造成人生伤害,在突发事故的状态下,启用安全阀,将热源蒸汽通过事故排空管道排出去,防止螺杆动力机内压力过大,造成机械损伤和人身危害。
本实用新型的蒸汽全能利用系统,事故排空管道的末端,设置有冷凝室。
冷凝室的设置,方便对热源蒸汽的冷却回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蒸汽全能利用系统,使用方便、操作简单、能充分利用蒸汽潜热、能量利用率高、蒸汽可循环利用、节约资源和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蒸汽全能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的蒸汽全能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3的蒸汽全能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4的蒸汽全能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5的蒸汽全能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蒸汽全能利用系统,如附图1所示,1为汽液全流螺杆动力机组;11为快关阀,12为调节阀,13为螺杆动力机,14为减速机,15为发电机;2为有机朗肯循环机组;21为蒸发器,22为预热器,23为凝结水泵,24为膨胀机,25为第二发电机,26为变流器,27为并网柜,28为冷凝器,29为冷却塔,210为冷却水泵,211为工质泵;3为隔离阀。
本实用新型的蒸汽全能利用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汽液全流螺杆动力机组1和有机朗肯循环机组2;汽液全流螺杆动力机组1和有机朗肯循环机组2通过隔离阀3相连接;
汽液全流螺杆动力机组1包括快关阀11、调节阀12、螺杆动力机13、减速机14、发电机15,快关阀11的两端分别与热源入口和调节阀12相连,调节阀12、减速机14和隔离阀3均与螺杆动力机13相连,减速机14的另一端与发电机15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恒翔嘉盛乐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恒翔嘉盛乐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527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