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多核处理器的继电低压保护测控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52615.8 | 申请日: | 2014-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56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 发明(设计)人: | 彭艳;王智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陵科技学院 |
| 主分类号: | H02H7/22 | 分类号: | H02H7/2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徐激波 |
| 地址: | 21116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核 处理器 低压 保护 测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核处理器的继电低压保护测控装置,涉及电路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自动化的应用可以分为变电站自动化、调度自动化、配电自动化、电能计量自动化和电力市场等。03年以来,我国的电力供应紧张,根据国家电网的统计,电力自动化行业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由此,继电保护产品的需求也急剧增长,而且对于继电保护产品的性能、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变压器是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设备中普遍使用的一款电气设备,变压器的继电测控保护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继电保护测试装置是我公司在原产品基础上开发的高智能化、多功能继电保护校验装置。本装置采用微电脑技术,由单片机、逻辑控制单元、交直流电流电压输出单元、高精度数据采集单元、LCD液晶显示器、实时时钟、打印机等组成,测量精度高、重复性好。
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继电保护测控装置数字化、智能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并具有功能多样化、通信接口丰富化、高可靠性和高性能指标等特点。目前,传统低压保护测控装置的硬件平台大多使用ARM+DSP+FPGA 的多CPU 结构,该结构可以保证数据交换的实时性和保护功能的可靠性,但存在数据共享、设备间隔扩展、时钟信号同步、功耗高等方面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多核处理器的继电低压保护测控装置,具有功能完善、保护配置灵活、运行可靠、维护方便、可扩充性好等特点,较好地满足了低压保护测控装置的性能要求。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多核处理器的继电低压保护测控装置,包括控制模块、A/D转换电路、第一光电隔离电路、第二光电隔离电路、复位电路、时钟电路、GPS校时电路、存储器、按键电路、显示电路、通信接口、电源模块、交流模拟量输入模块、数字量输入模块、数字量输出模块;
其中,控制模块分别连接A/D转换电路、第一光电隔离电路、第二光电隔离电路、复位电路、时钟电路、GPS校时电路、存储器、按键电路、显示电路、通信接口、电源模块,所述A/D转换电路还与信号调理电路相连,所述第一光电隔离电路还与数字量输入模块相连,所述第二光电隔离电路还与数字量输出模块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控制模块采用的芯片型号为OMAP59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A/D转换电路的芯片型号为TLC357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通信接口采用的芯片型号为RTL8019AS。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一光电隔离电路采用的芯片型号为EL852。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丰富的保护功能,包括三段式带复压闭锁的定时限过流保护、三段式过负荷保护、反时限过流保护、零序电流保护、负序电流保护、低电压保护、过电压保护和PT 断线告警等;保护测控装置按照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将不同的保护功能给划分为独立的模块,各个模块具有独立的入口条件和出口状态,并且每个模块设置有控制软压板,可以通过控制软压板的投入或退出来配置装置的保护功能,各保护功能的整定值和出口方式(跳闸或告警)可以通过按键或通信网络来配置;这种模块化的设计使保护功能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和移植性,各模块间的协作关系清晰明了,有利于提高保护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块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涉及到的相关模块及其实现的功能是在改进后的硬件及其构成的装置、器件或系统上搭载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计算机软件程序或有关协议就可实现,并非是对现有技术中的计算机软件程序或有关协议进行改进。例如,改进后的计算机硬件系统依然可以通过装载现有的软件操作系统来实现该硬件系统的特定功能。因此,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创新之处在于对现有技术中硬件模块的改进及其连接组合关系,而非仅仅是对硬件模块中为实现有关功能而搭载的软件或协议的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陵科技学院,未经金陵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526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