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注蜡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52016.6 | 申请日: | 2014-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4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赖力矩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俊亨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7/02 | 分类号: | B22C7/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付继德 |
地址: | 401451***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注蜡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蜡模成型设备,特别是一种全自动注蜡机。
背景技术
铸造是人类掌握比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中国约在公元前1700~前1000年之间已进入青铜铸件的全盛期,工艺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铸造是将液体金属浇铸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造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被铸物质多为原为固态但加热至液态的金属(例:铜、铁、铝、锡、铅等),而铸模的材料可以是砂、金属甚至陶瓷。因应不同要求,使用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铸造是将金属熔炼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体并浇进铸型里,经冷却凝固、清整处理后得到有预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铸件的工艺过程。铸造毛坯因近乎成形,而达到免机械加工或少量加工的目的降低了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制作时间.铸造是现代装置制造工业的基础工艺之一。
但现有的中小型铸造厂设施设备陈旧,大都依靠劳动者的手工操作,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且劳动强度大。故而亟需设计一款复合中小型铸造厂生产环境的设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注蜡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全自动注蜡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下模压板,所述下模压板上设置有数根立柱,所述立柱上滑动地设置有上模压板,所述上模压板由上推杆驱动沿立柱的轴线方向滑动,所述下模压板和上模压板之间设置有上模箱和下模箱,所述上模箱和下模箱互相贴合并形成蜡模成型的模腔,所述上模箱和下模箱上各设有两个注蜡口,所述上模箱的一个注蜡口和下模箱的一个注蜡口通过管子相连通,所述上模箱和下模箱上各自剩余的注蜡口作为熔融状蜡油的注入口以及用于排气的排气口,所述上模箱和下模箱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压实的侧推板,所述侧推板由侧推杆驱动,所述上模箱和下模箱形成的模腔上位于侧推板相对的一面设置有蜡模出口。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下方设置有蜡模收集斗,所述蜡模收集斗内设有输送带,所述蜡模收集斗具有沿侧推板运动方向延伸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蜡模收集斗的一侧设置有斜向减重坡,所述斜向减重坡设置在蜡模收集斗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上推杆由上气缸驱动。
优选地,所述侧推杆由侧气缸驱动。
优选地,所述上气缸安装在顶板上,所述立柱延伸过上模压板并与顶板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侧气缸安装在侧安装板上,所述侧安装板平行侧推板,所述侧安装板连接两块侧支撑板,所述侧支撑板安装在上模箱或下模箱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蜡模成型质量高,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完整地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全自动注蜡机,包括底座a1,所述底座a1上设置有下模压板a2,所述下模压板a2上设置有数根立柱a3,所述立柱a3上滑动地设置有上模压板a4,所述上模压板a4由上推杆a5驱动沿立柱a3的轴线方向滑动,所述下模压板a2和上模压板a4之间设置有上模箱a71和下模箱a72,所述上模箱a71和下模箱a72互相贴合并形成蜡模成型的模腔,所述上模箱a71和下模箱a72上各设有两个注蜡口a73,所述上模箱a71的一个注蜡口a73和下模箱a72的一个注蜡口a73通过管子相连通,所述上模箱a71和下模箱a72上各自剩余的注蜡口a73作为熔融状蜡油的注入口以及用于排气的排气口,所述上模箱a71和下模箱a72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压实的侧推板a8,所述侧推板a8由侧推杆a9驱动,所述上模箱a71和下模箱a72形成的模腔上位于侧推板a8相对的一面设置有蜡模出口。
所述底座a1的下方设置有蜡模收集斗a11,所述蜡模收集斗a11内设有输送带a12,所述蜡模收集斗a11具有沿侧推板a8运动方向延伸的长度。
所述蜡模收集斗a11的一侧设置有斜向减重坡a13,所述斜向减重坡a13设置在蜡模收集斗a11的底部。
所述上推杆a5由上气缸a51驱动。所述侧推杆a9由侧气缸a91驱动。所述上气缸a51安装在顶板a52上,所述立柱a3延伸过上模压板a4并与顶板a52相连接。
所述侧气缸a91安装在侧安装板a92上,所述侧安装板a92平行侧推板a8,所述侧安装板a92连接两块侧支撑板a93,所述侧支撑板a93安装在上模箱a71或下模箱a72上。
同时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用,仅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列举,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保护范围。采用等同技术手段、等同设备等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方案的改进应当认为是没有超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所公开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俊亨机械配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俊亨机械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520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脱蜡铸造中的蜡的自动回收设备
- 下一篇:一种平面桁架矫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