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上下咬合免砂浆砌筑的砖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51577.4 | 申请日: | 2014-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23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彭承襟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承襟;彭锫先;彭钢先 |
主分类号: | E04C1/00 | 分类号: | E04C1/00;E04C1/39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翁建华 |
地址: | 537001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下 咬合 砂浆 砌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一种用于非承重墙体的上下咬合免砂浆砌筑的砖。
技术背景
在建筑工程中,砖墙的施工方法一般采用湿砂浆将砖料垒砌粘结而成,费工费料费时,施工工期长。而且当砌筑非承重砖墙、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内的隔墙时,也需使用常规形状的砖进行砌筑、粘结,消耗大量的人工、材料、时间和费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砌筑非承重砖墙时无需用湿砂浆粘结的上下咬合免砂浆砌筑的砖。
本实用新型以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砖的上面有纵向突脊,砖的底面有纵向凹槽,突脊与凹槽的几何形状相匹配;砖的上面和底面的纵向边缘均有纵向小凹槽。
突脊与凹槽的表面为弧面或呈人字形。
在砖上面的纵向突脊上端削去一层1~2毫米厚度形成一个与砖面平行和等长的平面。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砖砌筑砖墙,砖与砖之间用无需湿砂浆粘结,由于砖上部的纵向突脊与底部的纵向凹槽咬合,会自动校正砖的纵向方向一致,砌筑非常容易,有利于保证质量,同时降低了建筑成本,加快了施工进度,砌成的砖墙牢固。可用螺杆挤压成型法或振动模压成型法大规模生产此种砖。特别适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隔墙砌筑,也适用于非承重的高温窑炉耐火保温墙等其他建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弧形突脊凹槽的上下咬合免砂浆砌筑的直墙砖立体图。本图和图2图3的砖纵向突脊上端都已削去了1~2毫米的厚度的一层。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人字形突脊凹槽的上下咬合免砂浆砌筑的直墙砖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弧形突脊凹槽的上下咬合免砂浆砌筑的90度转角砖立体图。
图4是用图3的砖砌成的转角砖墙立体图。
图中:1-纵向突脊 2-纵向小平面 3中间空心孔 4-纵向凹槽 5-纵向小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砖上面有纵向突脊1,底面有纵向凹槽4,突脊与凹槽的几何形状匹配,砌筑叠加后刚好上下咬合。突脊与凹槽的几何形状优选弧形,如图1;也可选用人字形,如图2;还可选用其它的几何形状。优选在突脊上端削去1~2毫米的厚度得纵向小平面2,这种砖砌筑后就比较平稳。砖的纵向四条边有纵向小凹槽5;若做成空心砖,中间有中间空心孔3。90度转角砖如图3,砌成的转角砖墙如图4。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上下咬合免砂浆砌筑的砖,一般砌成工字缝,砖与砖的水平间隔1厘米左右,以形成1厘米左右的垂直砖缝。由于砖的纵向四条边有小凹槽,砖墙砌成后形成高1厘米左右,深1.2厘米左右的水平凹槽。给砖墙抺面时,灰浆被挤压入凹槽砖缝内,砖与砖之间就能粘结起来,由于抺墙砂浆扣入凹槽砖缝,抺墙砂浆长久不易脱落。若墙面需要贴瓷砖,则不需抺灰,可直接将瓷砖粘贴在墙上,只要注意将粘贴瓷砖的水泥浆挤压入凹槽砖缝,亦起到同样效果。不需抹面的清水墙,只需用湿砂浆塞入凹槽砖缝,亦可使砖与砖之间就能粘结起来。
本实用新型的砖特别适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隔墙,也适用于非承重的高温窑炉耐火保温墙等其他建筑。若用于砌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外墙,也可在砖的上部突脊上用毛扫扫上2毫米左右厚度、3厘米左右宽度的湿纯水泥浆来垒砌,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砖可用双螺杆挤压成型法生产,挤压出规定的长度后截断,由于挤压成型,砖的上部纵向突脊和底部纵向凹槽比较光滑,砌筑后咬合比较好。也可用双振动芯捧模压成型,砖的上部纵向突脊和底部纵向凹槽也比较光滑。砖砌成工字缝后,由于咬合得好,比传统砖墙更牢固。本实用新型的砖可选用水泥、河沙、碎石渣混合湿浆作原料,也可根据需要采用轻质材料或耐火保温材料等制作。另外也可制作实心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承襟;彭锫先;彭钢先,未经彭承襟;彭锫先;彭钢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515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表面设有容纳槽的环保砖
- 下一篇:一种防落瓦屋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