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浮筒式水下除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51077.0 | 申请日: | 2014-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98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周泳;颜斌;吴良玉;段晓峰;明金阳;李丽坤;薛改凤;黄建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32 | 分类号: | C02F1/32;C02F1/3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钟锋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筒 水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水处理的浮筒式水下除藻装置。
背景技术
在各类沉淀池中,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等微生物,利用水中溶解的营养源,繁衍增殖,并以这些微生物为主体,混杂泥砂、无机物和尘土等,形成生物粘泥附着、堆积,产生粘泥故障,轻微时引起沉淀池排水管堵塞,增加水流阻力,严重的会造成孔蚀,使设备及管道穿孔,报废设备,或使沉淀池中水位虚高,导致整个水处理系统出现一边溢流、一边补水的情况,影响生产。因而,杀菌灭藻技术成为沉淀池中影响水处理效果的重要环节。
超声波和紫外线的除藻能力已经被证实,但超声波或紫外线发射装置在水处理构筑物中的铺设难度非常大,尤其是构筑物中的水位发生急剧变化时,固定安装的除藻发射装置常常会因为介质的穿透性差异而减弱甚至失去除藻功能。因而,针对沉淀池水量经常波动的特殊条件,需要一种改造易行,处理费用低,二次污染少,维护方便,易于推广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浮筒式水下除藻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浮筒式水下除藻装置,由浮筒、支架和除藻发射器组成,浮筒浮于水面,支架固定在浮筒下方,除藻发射器安装在支架上并通过绝缘导线与电源相连。
优选的,所述除藻发射器为紫外灯。
优选的,所述除藻发射器为超声波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浮筒可随液面灵活变动高度,从而带动除藻发射器始终处于水下适当高度,保证了除藻效果,而且结构简单,维护方便,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浮筒;2-绝缘导线;3-支架;4-除藻发射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浮筒式水下除藻装置,由浮筒1、支架3和除藻发射器4组成,浮筒1浮于水面,支架3固定在浮筒1下方,除藻发射器4安装在支架3上并通过绝缘导线2与电源相连,除藻发射器4可选紫外灯或超声波发生器,超声波强度控制在16KHz-10MHz之间,紫外线照射剂量为60 mJ/cm2-600 mJ/cm2。
工作时,将本装置放入沉淀池中,浮筒1会浮在水面,并能根据水位高度自动调节使其自身始终浮于水面,接通绝缘导线2,此时可通过绝缘导线2来控制固定在支架3上的超声波发生器或紫外灯,发出超声波或紫外线,实现灭藻功能,通过上述步骤,可灵活高效地去除沉淀池不同深度的藻类物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510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油专用污水过滤罐
- 下一篇:一种制备轻质碳酸镁的连续式碳化反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