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锰锌铁氧体料浆成分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50841.2 | 申请日: | 2014-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4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井威;冯炜;刘国平;朱佳鋆;刘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磁业(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9/04 | 分类号: | B22F9/04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卢海洋 |
地址: | 226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氧体 成分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锰锌铁氧体粉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锰锌铁氧体料浆成分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锰锌铁氧体粉料制备包括七个工序:原料混合、一次砂磨、红喷、预烧及粗粉碎、预烧料化浆、二次砂磨和黑喷,其中预烧料化浆和二次砂磨工序包含极其重要的主成分配比修正这一步骤,主成分配比直接影响产品性能,产品性能又是判断产品是否合格的主要标准。现有的主成分配比修正方法,是直接对搅拌桶进行预烧料化浆后得到的料浆进行取样分析,进而控制主成分的配比,由于此时得到的料浆的均匀性在二次砂磨过程中并不是最好的,因此取样误差较大,不利于产品合格率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取样误差较小的锰锌铁氧体料浆成分控制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锰锌铁氧体料浆成分控制系统,包括搅拌桶、卧式砂磨机和喷桶,搅拌桶的顶部设有锥形料斗,料斗内设有紧贴其内壁的环形喷管,环形喷管的进液口连接有控水阀,位于环形喷管下方的料斗内设有筛网,搅拌桶的出料口连接有过滤器,过滤器通过软管泵I与卧式砂磨机的进料口连接,卧式砂磨机的出料口通过软管泵II和阀I与喷桶的进料口连接,软管泵II与阀I之间通过阀II与料斗连接。
其中,上述阀I和阀II均为电动球阀。
上述筛网为20目筛网。
上述搅拌桶内搅拌叶为4-6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锰锌铁氧体料浆成分控制系统结构简单,料浆取样方便,且取样误差小,从而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确保生产的稳定有序进行,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搅拌桶,2、过滤器,3、软管泵I,4、卧式砂磨机,5、软管泵II,6、阀I,7、阀II,8、喷桶,9、料斗,10、控水阀,11、环形喷管,12、筛网。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锰锌铁氧体料浆成分控制系统,包括搅拌桶1、卧式砂磨机4和喷桶8,搅拌桶1的顶部设有锥形料斗9,料斗9内设有紧贴其内壁的环形喷管11,环形喷管11的进液口连接有控水阀10,位于环形喷管11下方的料斗9内设有筛网12,搅拌桶1的出料口连接有过滤器2,过滤器2通过软管泵I3与卧式砂磨机4的进料口连接,卧式砂磨机4的出料口通过软管泵II5和阀I6与喷桶8的进料口连接,软管泵II5与阀I6之间通过阀II7与料斗9连接。
上述控制系统中,阀I6和阀II7均为电动球阀;筛网12为20目筛网,以滤除料浆内的异物或大块料;环形喷管11能在循环砂磨结束后及时对粘附有料浆的料斗9内壁以及筛网12进行清洗,提高取样的精准度。
采用上述控制系统进行主成分配比的修正时,先在搅拌桶1内对预烧料化浆得到的料浆进行一次取样,为使样品成分更具代表性,将搅拌桶1内的搅拌叶增设至4片,提高搅拌阻力,进而提高料浆的均匀性;然后对由阀II7流入料斗9内的料浆进行二次修正取样,由于经卧式砂磨机4循环砂磨后得到的料浆的均匀性比一次取样时搅拌桶1内料浆的均匀性更好,故产品性能得到极大的提高,进而产品总体的合格率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磁业(江苏)有限公司,未经宝钢磁业(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508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球笼车床间的自动送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圆形金刚石刀头热压烧结模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