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活性炭的保健除臭中底、带活性炭的保健除臭鞋垫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49991.1 | 申请日: | 2014-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734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 发明(设计)人: | 方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柏明 | 
| 主分类号: | A43B17/14 | 分类号: | A43B17/14;A43B17/08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郑海威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炭 保健 除臭 鞋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鞋内保健除臭的装置,具体是一种带活性炭的保健除臭中底以及一种带活性炭的保健除臭鞋垫。
背景技术
中底、鞋垫通常被置于鞋内底部,增加鞋子穿戴的舒适感。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要求中底、鞋垫能够具有更多的功能,例如,通常会要求中底、鞋垫具有祛除异味以及治疗和预防脚气等功能。
现阶段,大多数中底、鞋垫祛除异味的功能原理通常是利用具有吸附功能的活性炭来实现,如公开号为CN201491833 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鞋垫,其采用层状的结构,具体的是,在上层和下层之间设置一层活性炭层,且在上层上设置有透气孔,使用时,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达到除臭的效果。
显然上述鞋垫在使用时,鞋内的空气流动性较差,主要依靠透气孔被动的净化鞋内空气,且活性炭与鞋内空气的接触面较小,使得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大打折扣。由于活性炭与鞋内空气的接触面较小,透气孔周围的活性炭往往很快就达到饱和状态,而内部的活性炭又很难发挥净化作用,使得中底、鞋垫的使用寿命远较短于活性炭量的饱和时间,甚至在出厂到穿着使用这段时间内,由于活性炭与空气直接接触已经达到饱和状态,实际使用时已经不再具备明显的吸附能力。
而且现阶段带有活性炭的中底、鞋垫,在生产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粉尘,很难控制清洁度,穿戴时由于足底反复碾压出活性炭粉末,也会弄脏鞋子和袜子。并且由于活性炭湿润后将失去功能,导致中底、鞋垫无法彻底清洗,雨天和足底汗量大的时候效果降低甚至失效。再就是活性炭可塑性低,顶触脚掌,容易使人产生不适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活性炭的保健除臭中底以及一种带活性炭的保健除臭鞋垫,使之能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生产和使用过程清洁环保,塑型性能强,可水洗,除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带活性炭的保健除臭中底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带活性炭的保健除臭中底,包括海绵本体、活性炭颗粒,海绵本体采用聚氨酯或乳胶发泡成型为鞋中底,活性炭颗粒均匀分布于海绵本体的空隙内,并且活性炭颗粒通过与未发泡的聚氨酯或乳胶混合后在注塑模具内发泡的方式与海绵本体一体成型。
比如,聚氨酯由A料和B料颗粒构成,混合后就会发生化学反应发热成液态后再发泡成鞋材的。注塑机中的A料泵、B料泵和活性炭原料泵分别把A料、B料和活性炭按设定比例注入注塑机的混合室,三者在混合室瞬间混合均匀后注入模具内,在模具内发泡成聚氨酯鞋中底,即将活性炭颗粒均匀分布于海绵本体的空隙内,并且使活性炭颗粒与海绵本体一体成型。
在人行走时,上述带活性炭的保健除臭中底的海绵本体可随之不断的发生形变,海绵本体的孔隙能够不断的收缩、扩张,使鞋内的空气进入到孔隙之后,经由活性炭颗粒吸附臭气和细菌之后再流入鞋内空间,如此在行走间可持续有效的主动净化鞋内空气,具有较好的除臭、治疗和预防效果。
此外,海绵本体通体具有相互连通的孔隙,大大提高活性炭颗粒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增强了净化效果;而且在未行走时,海绵本体无形变,活性炭颗粒保持与空气相对隔绝的状态,延长了活性炭颗粒的使用寿命;海绵本体还可按照大小形状随意剪裁,并且具有较好的弹性,提升了穿戴的舒适性。
另外,由于活性炭颗粒是在海绵本体发泡成型时固着于海面本体的孔隙内,不会脱落引起粉尘污染弄脏鞋子和袜子。
进一步的,活性炭颗粒的直径小于0.5mm。
进一步的,海绵本体的表面还包覆有一层水密性的透气布,可以有效的防止在雨天和足底汗量大的时候活性炭吸收过多水分。
进一步的,透气布设为局部开设小口的袋状,海绵本体挤压变形后填入其中,因此海绵本体可自透气布中取出单独清洗,如此便解决了普通的带有活性炭的中底其活性炭无法取出清洗的问题,晒干之后即可使用;并且海绵本体可按照大小形状随意剪裁,并且具有较好的弹性,提升了穿戴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带活性炭的保健除臭鞋垫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带活性炭的保健除臭鞋垫,包括海绵本体、活性炭颗粒,海绵本体采用聚氨酯或乳胶发泡成型为鞋中底,活性炭颗粒均匀分布于海绵本体的空隙内,并且活性炭颗粒通过与未发泡的聚氨酯或乳胶混合后在注塑模具内发泡的方式与海绵本体一体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柏明,未经方柏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499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水防散鞋带的鞋
- 下一篇:新型双密度橡胶内部融合鞋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