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引流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48133.5 | 申请日: | 2014-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46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 发明(设计)人: | 杨高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高怡 |
| 主分类号: | A61M25/14 | 分类号: | A61M25/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引流管。
背景技术
本领域公知,外科引流在外科疾病的处理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不管多么成功以及微创的手术都会形成淤血、积液,如若不能尽快排出体外则很容易继发感染,增加并发症生成的危险。彻底、有效的引流本身则可以成为一种术后的治疗方法。
随着耐多药物临床利用率的增高,对结核病的治愈难度也增高,而对于脓肿型淋巴结核如果抗结核及抗炎治疗均效果差,外科建议手术治疗,切开排脓将创底肉芽和干酪物刮净的方法是较为有效的,即搔刮术。愈合时间最短,复发率低。
颈部淋巴结核行搔刮术后,需进行引流,必须保证引流通畅、有效、彻底。而这不仅仅与引流管的放置技术有一定的相关性,更主要的与匹配的引流管以及维护有很大相关性。
目前现有的引流管一般直径均较长,以便适用于多种疾病术后引流,如急性胰腺炎、腹腔脓肿,由于腹腔位置较深,并且个体本身存在很大差异,故设计长度时均为易长不易短原则,但是对于人体颈部来说,病灶位置相对于腹腔更浅表,窦道形成也相对较短,体内不易留过长,而过长的管子留在体外,易拉扯,造成拖出体外,并有可能引发体外感染,不利于长期使用。
脓肿型淋巴结核本身病灶即为干酪坏死及结核肉芽组织等,形态粘稠、颗粒相对较大,故对于引流管的要求较高,管孔径应相对较粗,易于通过,不易导致堵塞,长短适宜于颈部,体内置管形态最好易调节,柔和。此外,理想的引流管还应该有拥双通道,使流入道与流出道分开,可以使引流冲洗注药同时进行,可避免单个腔道同时进行操作时使引流液反复进入体腔,并在外界给予压力时向体腔周围弥散,促进感染的可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双通道的引流管,可以使引流冲洗和注药同时进行,减少了引流管在引流后注药需要反复冲洗的操作,同时避免了引流液对药物造成污染的问题,使得操作更加安全、简便、实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功能引流管,包括管体,所述的管体分为直管段和弯曲管段,所述的直管段由不相通的引流腔和注入腔组成,弯曲管段为带有侧孔的“猪尾”状可弯曲的弯曲管,弯曲管末端为通孔;引流腔末端与弯曲管连通,注入腔末端为盲端,注入腔靠近末端位置设有注入孔。将直管段的双腔设计可以实现临床上引流冲洗和注药分开操作,干净、方便、无污染,操作简便,减少了引流管在引流后注药需要反复冲洗的操作,同时避免了引流液对药物造成污染的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引流管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管体内还设有牵引线,牵引线一端设于引流腔外,另一端由引流腔延伸至弯曲管,牵引线末端固定在弯曲管末端附近的内壁上,通过拉扯牵引线来调整弯曲管的方向及弯曲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引流管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直管段长6-8cm,弯曲管段长3-5cm,优选的直管段长7cm,弯曲管段长4cm,更加适用于病灶区在颈部等部位的引流。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引流管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引流腔直径为0.6-0.8cm,所述的注入腔直径为0.1-0.3cm,优选的引流腔直径为0.7cm,所述的注入腔直径为0.2cm,引流腔直径较大,可以避免粘稠脓液及颗粒堵塞引流腔,保证引流腔通畅,注入腔细窄可以避免脓液进入并污染注入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引流管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弯曲管上的侧孔为多个,依次分布在弯曲管侧壁上,可以加快引流速度,减少引流压力。优选的侧孔大小为0.4cm*0.7cm椭圆圆滑孔,适合脓液密度,可使引流管有效 通畅引流。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引流管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注入孔大小为0.2cm*0.2cm圆形孔,优选的注入孔上设有具有单向性的胶垫,所述的胶垫允许注入腔内的药物通过进入人体,人体内的脓液不能通过胶垫进入注入腔。
有益效果:
本专利所述的多功能引流管,具有双通道的引流管,可以使引流冲洗和注药同时进行,减少了引流管在引流后注药需要反复冲洗的操作,同时避免了引流液对药物造成污染的问题;调整引流管长度,更加适用于病灶区在颈部等部位的引流;加大侧孔的面积及数量,使之更加符合脓液引出的流体力学特征;弯曲管为“猪尾”状,不易损伤体内残腔。
附图说明
图1是所述的多功能引流管弯曲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图1所示引流管伸直状态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高怡,未经杨高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481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心电图设备中的涂膏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三腔胃肠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