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临界CO2相变聚能爆破中低频震源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47479.3 | 申请日: | 2014-1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6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汉唐进出口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V1/133 | 分类号: | G01V1/133;G01V1/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临界 co2 相变 爆破 低频 震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陆地及海洋地质勘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临界CO2相变聚能爆破中低频震源。
背景技术
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振动的地方称为震源。它是有一定大小的区域,又称震源区或震源体,是地震能量积聚和释放的地方。人为因素引起的地震的震源称人工震源,如人工爆破,炸药爆破,核弹试验等。天然地震震源和人工爆破震源的性质有很大区别。一般而言,天然地震主要发生在断层上,以剪切错动为止;而人工爆破震源却是以一点为中心向周围膨胀的过程。采用地震波形资料进行地震矩张量反演,人们可以大致地区分这两种震源的特性。在地质勘探领域,人们制造人工震源来测绘地质面内部的分层结构图,对地下地质特征进行绘制,掌握地下地质特征,为地质勘探提供有力的技术参考。
目前,全球地质物理勘探震源采集均采用两种方法:其一,传统炸药爆轰产生高频振荡波源。其二,利用气枪作动力产生低频波源。传统的震源采集方法均具有局限性。高频波源在获取过程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同时对周边环境及生态造成的危害较大,并且波源方向无法控制。而低频震源信号较弱,传播速度迟缓,衰减严重,实际有效半径有限,效果欠佳。
因此,提供一种安全系数高,无有害物质产生,对环境及生态构不成危害,波源方向可控,信号传播距离远,波幅完整并且距离较远,特别在海洋勘探领域效果突出,解决中低频震源匮乏和技术瓶颈问题的超临界CO2相变聚能爆破中低频震源,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系数高、无有害物质产生、节能环保、对环境及生态构不成危害、波源方向可控、信号传播速距离远、波幅完整并且距离较远、特别在海洋勘探领域效果突出、解决中低频震源匮乏和技术瓶颈问题的超临界CO2相变聚能爆破中低频震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超临界CO2相变聚能爆破中低频震源,包括设置在壳体外侧的杜瓦瓶,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与杜瓦瓶相连接的增压站,增压站与空压机相连接,在空压机的一侧设置有变频器,变频器上安装有真空泵,真空泵与高压阀相连接,高压阀与输液口相连接,在输液口上方活动安装有充气栓,充气栓与爆破筒螺纹连接,爆破筒与泄压栓螺纹连接,在爆破筒内设置有内腔体,内腔体内安装有安全加热器,安全加热器末端的内腔体内活动安装有爆破片,在充气栓上开设有充液口,充液口的一侧设置有加热器连线口,在泄压栓上开设有泄压口;所述的增压站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外接电源线插口,外接电源线插口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连接,控制器上设置有空压机微调旋钮,空压机微调旋钮的一侧设置有变频器启动键、增压站启动键、电源开关、停止开关和真空泵开关。
所述的输液口上方固定安装有充气栓支架,充气栓支架上设置有充气栓固定旋钮螺栓,在壳体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与充气栓支架相对应的泄压栓支架。
所述的空压机微调旋钮的一侧设置有空压机压力表、液态二氧化碳流量表和抽真空负压表,空压机压力表与空压机相连接,液态二氧化碳流量表与增压站相连接,抽真空负压表与真空泵相连接。
所述的爆破筒为圆柱形结构,在爆破筒内设置有内腔体,内腔体的形状为两端开口细、中间粗的圆柱形腔体结构,所述的爆破片外侧的内腔体内安装有爆破片垫片。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积极效果:首先,本实用新型全部过程为物理做功而非化学裂变,二氧化碳气体十分稳定,又具备阻燃功能,不易于周围的液体、气体相融合,不受高温、高湿、高寒环境的影响,起爆过程无明火、无电弧、无振荡短波产生,并且无有害物质产生,警戒距离短,无粉尘污染,爆破筒可以反复使用3000次以上,既能够并联,也可以串联作业,威力及方向能够自由调节,安全系数高,使用过程及运输过程中,遇到振动、撞击、摩擦或火源均不会自行启动,实用性强,陈本低,充装、运输、存储、安装安全可靠,工作和运行效率高,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其次,本实用新型二氧化碳相变超高压震源填补了世界空白,安全型超越传统震源,波源方向可控,信号传播距离远,波幅完整并且距离较远,断层信息精确,为我国陆地及海洋地质勘探开发提供了行之有效的专用工具,随着该项震源的推广应用,必将为页岩气、煤层气及石油天然气好海洋资源勘探发挥积极有效、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爆破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爆破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汉唐进出口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汉唐进出口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474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轮胎硫化方法
- 下一篇:多通道导航射频接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