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驱动器传动机构及驱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46215.6 | 申请日: | 2014-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96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胡仁昌;陆小健;王利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捷昌线性驱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1/22 | 分类号: | F16H1/22;F16H57/023;F16H55/06;F16H55/22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胡根良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器 传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驱动器传动机构及驱动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如医疗领域中病人移位架上使用的用于驱动推杆的传动机构一般均采用行星轮传动机构,制造要求高,噪音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驱动器传动机构及驱动器,传动准确,噪音小,制造精度要求相对较低,可大为降低制造成本。
为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驱动器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驱动器壳体内的一级蜗杆、一级蜗轮、二级蜗杆和二级蜗轮,所述一级蜗杆和一级蜗轮啮合,所述二级蜗杆和二级蜗轮啮合,所述一级蜗轮相对二级蜗杆周向固定并同步转动,所述一级蜗杆的转动中心线垂直于二级蜗杆的转动中心线,所述一级蜗杆的转动中心线平行于二级蜗轮的转动中心线。
作为优选,所述二级蜗杆的一端设有操作部位,所述驱动器壳体上在正对操作部位所在位置处设有孔。
作为优选,所述孔上安装有盖帽。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器壳体内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二级蜗杆安装在第一轴承上,所述一级蜗轮设在二级蜗杆上并相对二级蜗杆周向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一级蜗轮和二级蜗轮均为塑料蜗轮。
驱动器,所述驱动器具有如上述所述的驱动器传动机构。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驱动器传动机构及驱动器,传动准确,噪音小,制造精度要求相对较低,可大为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驱动器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驱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驱动器传动机构的一种实施例,包括安装在驱动器壳体1内的一级蜗杆2、一级蜗轮3、二级蜗杆4和二级蜗轮5,一级蜗杆2和一级蜗轮3啮合,二级蜗杆4和二级蜗轮5啮合,一级蜗轮3相对二级蜗杆4周向固定并同步转动,一级蜗杆2的转动中心线垂直于二级蜗杆4的转动中心线,一级蜗杆2的转动中心线平行于二级蜗轮5的转动中心线。二级蜗杆4的一端设有操作部位41,操作部位41为一个多边形凹槽,驱动器壳体1上在正对操作部位41所在位置处设有孔。孔上安装有盖帽11。驱动器壳体1内安装有第一轴承12,二级蜗杆4安装在第一轴承12上,一级蜗轮3设在二级蜗杆4上并相对二级蜗杆4周向固定。一级蜗轮3和二级蜗轮5均为塑料蜗轮。
如图2所示为采用上述驱动器传动机构的驱动器,一级蜗杆2与电机连接,二级蜗轮5与丝杆连接,丝杆外设有第一套管6,第一套管外套有第二套管7,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滑动连接,第一套管可沿第二套管轴向上下滑动,第二套管和驱动器壳体固定连接。工作时,电机转动带动一级蜗杆传动进而带动一级蜗轮和二级蜗杆传动,二级蜗杆传动动带动带动二级蜗轮传动,然后丝杆与二级蜗轮同步传动,使得第一套管沿第二套管轴向上下滑动。当电机断电或发生故障后需要手动调节使第一套管移动时,取下盖帽11,采用特制的与多边形凹槽结构匹配的棱柱状杆体穿过孔伸入多边形凹槽内,然后收到转动杆体带动二级蜗杆转动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捷昌线性驱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捷昌线性驱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462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齿轮可拆卸式车用齿轮箱
- 下一篇:一种“绳-球”牵引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