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捻机挡丝杆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45962.8 | 申请日: | 2014-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11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 发明(设计)人: | 陈凯平;徐晓凯;徐小铭;付强;毛海霞;钱慧;黄丽;王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东航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H1/18 | 分类号: | D01H1/18 |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李杰 |
| 地址: | 215617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捻机挡丝杆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固定双捻机上的挡丝杆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双捻机芯线放线架上装有挡丝杆,同时有检测芯线断线的功能,但在更换工字轮时,需将挡丝杆拨开并固定,以往采用塑料管夹夹紧的方式,但该方式存在安装费时及容易老化的问题。采用塑料管夹固定挡丝杆,因为管夹间隙并不大,若安装有较大偏差,使用时管夹只有一侧受力,很容易损坏。并且在安装时,一般需要将挡丝杆安装好后,再现场配做管夹安装孔,但放线架空间有限,现场配做安装孔十分不便。管夹是塑料制品,老化速度较快,磨损也无法避免,无法长期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捻机挡丝杆固定装置,可自动对挡丝杆进行固定和松开,且减少安装及维护工时,经久耐用,节约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挡丝杆、固定架、电磁铁和固定座,挡丝杆的一端活动连接在固定座上,固定架远离挡丝杆,设置在挡丝杆绕固定座旋转的圆周范围内,电磁铁设置在固定架上,电磁铁外接闭合电路,所述闭合电路中设置有直流电源和开关,开关设置在固定架上,电磁铁用于通电吸附挡丝杆。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座与挡丝杆的连接部位设置有一弹性元件。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弹性元件为金属弹簧。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架为不锈钢板、木板或尼龙板。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架为尼龙板。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电磁铁上设置有两个固定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双捻机挡丝杆固定装置,利用电磁铁对铁质挡丝杆的吸附作用达到固定挡丝杆的目的,当需要固定挡丝杆时,接通回路开关,电磁铁通电对挡丝杆吸附固定。不需要对挡丝杆固定时,只需断开开关,电磁铁失去磁性,对挡丝杆松开,实现了自动化操作,且电磁铁不存在迅速老化的问题,吸附作用也不存在磨损失效的缺点,避免了使用塑料管夹容易损坏的缺点,经久耐用,减少维护工时,节约成本;
(2)本实用新型的双捻机挡丝杆固定装置,通过固定架将电磁铁固定在机床机架上,安装轻易简单,同时安装时不需要太高的精度要求,即使稍微偏差也能正常对挡丝杆吸附,无需装配余量;
(3)本实用新型的双捻机挡丝杆固定装置,在固定座与挡丝杆的连接部位设置有一弹性元件,挡丝杆被吸附时,弹性元件受力压缩,当不需要对挡丝杆固定时,弹性元件可给挡丝杆作用力使之自动回到初始位置,实现自动化操作;
(4)本实用新型能实现快速固定挡丝杆的目的,结构合理,设计巧妙,简单易行,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便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双捻机挡丝杆固定装置对挡丝杆不固定时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双捻机挡丝杆固定装置对挡丝杆固定时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双捻机挡丝杆固定装置的电磁铁接通回路示意图。
其中:1、挡丝杆,2、固定架,3、电磁铁,4、固定座,5、直流电源,6、开关,7、弹性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双捻机挡丝杆固定装置,包括挡丝杆1、固定架2、电磁铁3和固定座4。挡丝杆1的一端活动连接在固定座4上,固定架2远离挡丝杆1,设置在挡丝杆1绕固定座4旋转的圆周范围内。电磁铁3设置在固定架2上,电磁铁3外接一闭合电路,所述闭合电路还包括直流电源5和开关6,开关6设置在固定架2上,电磁铁3通电时起到对挡丝杆1吸附并固定作用。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挡丝杆1与固定座4连接的一端且靠近电磁铁3的一侧设置有弹性元件7,弹性元件7的另一端与固定座4连接,弹性元件7优选的为金属弹簧。如图1所示,在挡丝杆1不被电磁铁3吸附时,挡丝杆1用于挡丝的一端放置在双捻机的放线工字轮上,挡丝杆1挡丝工作,此时弹性元件7处于松弛状态。如图2所示,当需要对挡丝杆1固定时,闭合开关6,挡丝杆1因由铁质材料制成,可被电磁铁3吸附,因挡丝杆1的转动会压缩弹性元件7受力产生形变。当不需要对挡丝杆1固定时,断开开关6,挡丝杆1在弹性元件7的作用下,被反弹回最初压丝位置。增加弹性元件7可更好的使挡丝杆1自动回归初始位置,实现自动化操作。可以理解,弹性元件7可以省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东航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东航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459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织物取绕打滑的下压紧装置
- 下一篇:电镀夹具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