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升船机的具有预紧力装置的粘滞性阻尼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45777.9 | 申请日: | 2014-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37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 发明(设计)人: | 何巍;黄艳林;连胜龙;范里夫;薛刚;王一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海润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F9/30 | 分类号: | F16F9/30;F16F9/32 |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李佑宏 |
| 地址: | 43008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升船机 具有 预紧力 装置 粘滞性 阻尼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地震工程减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升船机的具有预紧力装置的粘滞性阻尼器。
背景技术
粘滞阻尼器是一种船厢设备地震型阻尼器,应用范围主要是升船机工程领域,由缸体、活塞、粘滞性流体、弹簧和活塞杆等部件组成。
传统的粘滞阻尼器只要有外载荷作用在阻尼器上面时,阻尼器活塞就会在缸体内产生相对位移,从而产生阻尼力,可以说阻尼器只要受到外作用力时,就会不停的产生相对运动,此时结构是不稳定的,同时阻尼器在一些不必要的情况下也在工作,相应地降低了自己地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升船机的具有预紧力装置的粘滞性阻尼器,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阻尼器,由此使阻尼器在非工作状态也能保持稳定,避免不必要的损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升船机的具有预紧力装置的粘滞性阻尼器,其特征在于,该阻尼器包括挡块、预紧力装置、活塞杆、活塞、调节螺母以及缸体,其中挡块设置于缸体的开口处,活塞杆一端刚性固定于挡块内,另一端与设置于所述缸体内部的活塞连接,其中预紧力装置套设于所述缸体的外部,并通过所述挡块与调节螺母实现轴向的压紧,所述预紧力装置包括两块预紧力刚性压板以及设置于之间的弹簧,所述缸体内沿所述活塞的轴向方向在所述活塞的左右分别设置有左缸盖、右缸盖,其中所述活塞将所述左缸盖与所述右缸盖组成 的密封腔室分成两个空间,其中填充有粘滞液。
进一步地,所述两块预紧力刚性压板通过调节螺栓和螺母实现所述弹簧预紧力的调节,使阻尼器处于预紧力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螺母与所述缸体通过螺纹套设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上沿其轴向方向对称的两侧还设置有沿所述活塞的轴向方向流通方向相反的溢流阀。
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预紧力装置,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1)在外载荷小于弹簧预紧力的时候,阻尼器的活塞杆与缸体是保持不动的。在外界非地震力的小干扰下,可以保证装置结构的稳定性;
(2)结构紧凑,可以适应狭小空间的布置要求;采用碟形弹簧,线性度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按照本实用新型实现的具有预紧力装置的粘滞性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按照本实用新型实现的预紧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来表示相同的元件或结构,其中:
1-挡块 2-预紧力装置 3-活塞杆 4-活塞 5-调节螺母 6-缸体 7、14-预紧力刚性压板 8-弹簧 9-螺栓 10-螺母 11、15-溢流阀 12-左缸盖 13-右缸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参见图1,一种升船机用含有预紧力装置的粘滞性阻尼器,包括预紧力装置2。粘滞阻尼器中,缸体6内沿活塞4的轴向方向在活塞4的左右分别设置有左缸盖12、右缸盖13,其中活塞4将左缸盖12与右缸盖13组成的密封腔室分成两个填充粘滞液的空间,活塞杆3一端钢性固定于挡块1内,活塞4设置于缸体6的内部,活塞杆3的另外一端与活塞4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从而与缸体6产生相对运动。
预紧力装置3夹在挡块1和调节螺母5中间,调节螺母5与缸体6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成刚体。
预紧力装置2的具体结构参见图2。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可以在安装阻尼器装置前,先装好预紧力装置2,预紧力装置2通过调节螺栓9及螺母10,使预紧力刚性压板7、14压缩弹簧8,形成预紧力。在粘滞阻尼器本体装完后,把调节螺母5调到最小位移位置,然后装好预紧力装置2,再装上挡块1,调节调节螺母5压紧预紧力装置2,然后把整个带预紧力装置2的粘滞阻尼器装到船厢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海润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海润工程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457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