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垂尾无极电动调节加载台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45690.1 | 申请日: | 2014-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867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钟海;曹虎成;李少鹏;贾秦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7100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极 电动 调节 加载 台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载荷飞行试验,特别涉及飞机垂尾载荷校准试验。
背景技术:
在利用应变计法进行飞行载荷测量时,必须对完成应变计改装的飞机主升力面(机翼、垂尾、平尾)进行地面校准试验。校准试验的常用方法是在飞机翼面上选取梁和肋交点作为加载点,然后利用千斤顶、液压作动器、加载垫板等直接对翼面进行加载,获取载荷方程。然而在以往的垂尾载荷校准试验时,需要制造龙门架等承载装置,作动筒安装与移动较困难,作动筒加载中心与加载点准确对准是靠人力实现,费时费力且误差较大。尤其是加载翼面离作动器距离较远时,精确对点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是设计制造一种垂尾无级电动调节加载台架,直接将加载作动器或千斤顶安装在其上,利用电机及丝杠实现加载作动器与加载点的无级配合,确保垂尾校准试验加载精度;并可最大限度实现多作动器同时对点,载荷同时施加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垂尾无极电动调节加载台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承力架、航向移动梁、法向移动平台、航向电动机、法向电动机,承力架的工作面与垂尾加载点所在的二维平面平行,航向移动梁安装于承力架的工作面上,由航向电动机驱动沿飞机航向移动,法向移动平台安装于航向移动梁上,由法向电动机驱动沿飞机法向移动。通过该特征,实现加载装置所处的法向移动平台能够在加载点二维平面全区域移动,从而满足加载装置对于加载点的全覆盖。
进一步的,航向移动梁有2个以上,法向移动平台3有2个以上,同时实现2个以上加载点的加载。通过该特征,实现2个以上的加载装置所处的法向移动平台能够在加载点二维平面全区域移动,从而满足2个以上加载点同时加载。
“垂尾无极电动调节加载台架”是为满足根据试验飞机垂尾加载而设计的一种可无极调节的加载机构,主要承力架、航向移动梁、法向移动平台、航向电动机、法向电动机,该加载台架可同时实现2个以上加载点加载;因为调整到指定 位置后要固定住,所以移动机构必须能够自锁,由此确定具有自锁性能的传动机构—涡轮减速机和方牙丝杠螺母传动。根据具体结构估计出所需动力大小,选择电动机及传动机构的各部分;加载点位置调整采用电动机带动和手摇带动两种方式,以便非常细微的调整。移动机构采用滚动传动,利用滚轮(单面或双面)使拖板和作动筒支架移动,这样可以尽可能减少移动时的摩擦力,并且避免产生卡阻现象。进行电路设计,采用定点控制和移动手控两种方式。采用积木式设计思路,可将全套设备分解成三个部分,能非常方便的拆卸和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方向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方向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阅附图1和2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一种垂尾无极电动调节加载台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承力架1、航向移动梁2、法向移动平台3、航向电动机4、法向电动机5,承力架的工作面与垂尾加载点所在的二维平面平行,航向移动梁安装于承力架的工作面上,由航向电动机驱动沿飞机航向移动,法向移动平台安装于航向移动梁上,由法向电动机驱动沿飞机法向移动。通过该特征,实现加载装置所处的法向移动平台能够在加载点二维平面全区域移动,从而满足加载装置对于加载点的全覆盖。
本实用新型的垂尾无极电动调节加载台架,其特征在于,航向移动梁2有2个以上,法向移动平台3有2个以上,同时实现2个以上加载点的加载。通过该特征,实现2个以上的加载装置所处的法向移动平台能够在加载点二维平面全区域移动,从而满足2个以上加载点同时加载。
“垂尾无级电动调节加载台架”主要用于飞机垂尾的校准试验。安装时,可先将加载作动器固定在加载底座上,采用电动机带动和手摇带动两种方式,以便非常细微的调整,使得作动器与加载点精确对准,作动器到位后,通过具有自锁性能的传动机构—涡轮减速机和方牙丝杠螺母传动实现传动及自锁。
垂尾无级电动调节加载台架技术指标如下:
1)承载能力:
7060mm处侧向载荷可达50KN
2)整体重量≤4.5t;
3)实际移动高度3120mm≤H≤7060mm;
4)安全系数3.0
用“垂尾无级电动调节加载台架”对飞机垂尾加载,主要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电动无级对点功能,避免大量人力物力,可轻便实现垂尾校准试验加载需求;
2)较宽的二维调节范围,能够实现多种机型垂尾加载;
3)可满足垂尾多点组合加载功能,该功能为国内同类型实现首创;该设备为目前国内仅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未经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456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卷线器电线拉伸疲劳测试机
- 下一篇:一种多类型水力参数测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