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束紧带可调节的口罩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45188.0 | 申请日: | 2014-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45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尹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3M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彭瑞欣;张天舒 |
地址: | 2002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束紧 调节 口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罩,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束紧带可调节结构的口罩。
背景技术
在劳动和日常生活中,佩戴口罩的目的之一是阻挡粉尘等空气污染物。口罩的基本设计方式是在脸部口鼻周围区域形成一个密闭空间,在吸入空气时,外部有害颗粒会被口罩的过滤材料所阻挡,对使用者提供保护,口罩与人脸的密合性是确保这种保护的关键之一。口罩通常通过使用束紧带来佩戴,因此束紧带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口罩佩戴方式分为头戴式和耳戴式,由于中国人脸型随地域差别显著,因此会给不同脸型的使用者带来选型的困难,某种款式的口罩可能难以达到密合的要求。而从生产角度而言,不同种类的束紧带及大小号防尘口罩会带来诸多生产管理上的不变,并增加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
一些文献提出了调节口罩束紧带长度的措施。例如,中国专利公告CN 202104253 U披露了一种口罩,根据其叙述,口罩罩体的两耳侧各有一组两个的系带穿孔,系带为一条带有一个调节扣的闭合系带,系带与调节扣为可活动连接,通过调节扣,可以调节系带的长短。
中国专利公告CN 203105702 U披露了另一种口罩,根据其描述,包括口罩本体以及固定连接在口罩本体两侧的固定带,固定带为弹性带,固定带上设有长度调节装置。
仍然需要有更好的措施来调节束紧带的长度,以及其佩戴方式,以便适合不同使用者或不同佩戴方式,从而得到良好的密合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口罩,易于调节,具有灵活和可变的佩戴方式,能适合不同的使用者而仍具良好的密合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束紧带可调节的口罩,包括本体和束紧带,口罩还包括固定在本体上的带圈和带钩,束紧带从带圈中可活动地穿过,带钩具有弯曲的钩状部。
本实用新型的口罩能够借助带圈和带钩调节束紧带的位置和有效长度(即,耳部固定环和头部固定环的大小)而无需改变束紧带的物理长度,能够让使用者根据脸型调节束紧带以达到密合和舒适的效果,同时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喜好来变换头戴式还是耳戴式,具有灵活和可变的佩戴方式,能适合不同使用者的需求。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口罩的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口罩的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口罩的实施例3的示意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的口罩的实施例4的一种状态的示意图;
图4b是本实用新型的口罩的实施例4的另一种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口罩进行详细描述。附图仅用于说明起见,未按比例划出。应当理解的是,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用到的方位词“上、下、左、右”均是至图1至图4b中的“上、下、左、右”方向。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口罩,包括本体和束紧带,口罩还包括固定在本体上的带圈和带钩,束紧带从带圈中可活动地穿过,带钩具有弯曲的钩状部。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口罩中,束紧带可活动地穿过带圈后可以形成分别位于本体上下两侧的头部固定环或分别位于本体左右两侧的耳部固定环。
顾名思义,头部固定环是用于套在使用者的头部上以佩戴口罩的,而耳部固定环是用于套在使用者的耳朵上以佩戴口罩的。
带圈可以是带有孔的部件,或与口罩的本体间形成孔,束紧带从带圈中可活动地穿过包括束紧带从带圈本身的孔或带圈与口罩本体间形成孔中穿过的情形。这种孔要大于束紧带的直径或粗细,允许束紧带从带圈中可自由活动地穿过。
带钩具有弯曲的钩状部,即带钩的端部形成朝一边弯曲的钩状部,这样的钩状部能够钩住往相反方向延伸的束紧带。
优选地,带圈为四个。
通常,口罩的本体是左右对称的,可以认为本体具有一纵向中线,四个带圈关于纵向中线左右对称分布在本体的两侧。
当然,带圈也可以关于口罩本体的横向中线上下对称地分布在本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3M中国有限公司,未经3M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451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信设备
- 下一篇:一种温感式水平理线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