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海绵钛的分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44803.6 | 申请日: | 2014-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08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杨明;马磊;陈天红;吴志勇;马昕;杨易邦;普正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新立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B4/02 | 分类号: | B07B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651201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海绵 分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色金属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海绵钛的分选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生产海绵钛通常采用皮带运输,虽然后序有0.83mm振动筛进行筛分,但由于海绵钛属金属,且表面十分不规则,多有棱角,在皮带上运输过程中与皮带产生磨擦,大量皮带碎屑混入海绵钛产品中,0.83mm振动筛无法将其筛分出去,使海绵钛碳含量增加,严重影响海绵钛质量。经过筛分后的海绵钛通常还须经过混料取样等工序,金属间相互撞击磨擦后,又产生了大量的小于0.83mm的钛粉,致海绵钛产品中钛粉量超标。虽然海绵钛最终产品经过人工挑选将意外因素混入海绵钛中的如手套屑、纸屑等挑出。但人工操作难免有疏忽之处,导致未能挑出的杂质如手套屑、纸屑等混入海绵钛中。由于海绵钛最终产品中混入皮带碎屑、新产生的钛粉及外介杂质使得海绵钛质量下降。因此必须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去除以上混入海绵钛中的杂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可以对海绵钛成品进行有效分选的用于海绵钛的分选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海绵钛的分选装置,包括:分选仓,所述分选仓具有沿水平方向相对布置进口和出口;风机,所述风机设在所述进口上;溜槽,所述溜槽设在所述分选仓的上面,所述溜槽的输出端与所述分选仓连通且所述溜槽的输出端邻近所述进口;下料仓,所述下料仓设在所述分选仓的下面,所述下料仓的输入端与所述分选仓连通且所述下料仓的输入端位于所述溜槽的输出端的下方;和收集仓,所述收集仓设在所述分选仓的下面,所述收集仓的输入端与所述分选仓连通且所述收集仓位于所述下料仓的下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海绵钛分选装置,利用海绵钛、钛粉、杂质等的密度由大到小分布,溜槽将海绵钛成品送入分选仓中,风机向风选仓中送风,海绵钛可以落入下料仓中,而钛粉以及杂质落入收集仓中,分选仓的出口适于与收尘装置相连,排出分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结构简单、分选效率高。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海绵钛分选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下料仓的输入端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溜槽的输出端的径向尺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分选仓为长方体分选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下料仓为斗形或者圆台形下料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收集仓为斗形或者圆台形下料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溜槽为变频式振动溜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风机为变频式离心风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用于海绵钛的分选装置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的下边沿与所述分选仓的内底面相连且所述隔板位于所述下料仓和所述收集仓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海绵钛的分选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海绵钛的分选装置。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海绵钛的分选装置,包括:分选仓10,风机(图中未示出),溜槽20,下料仓30和收集仓40。
具体地说,分选仓10具有沿水平方向相对布置进口101和出口102。如图1所示,作为一个示例,进口101位于分选仓10的右(即如图1所示的箭头右所指示的方向)端,出口102位于分选仓10的左(即如图1所示的箭头左所指示的方向)端。
所述风机设在进口101上,用于向分选仓内送风。
溜槽20设在分选仓10的上(即如图1所示的箭头上所指示的方向)面。溜槽20的输出端(即如图1中所示的溜槽20的下端)与分选仓10连通且溜槽20的输出端邻近进口1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新立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未经云南新立有色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448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除去复投硅原料上附着的碎末和粉尘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分级振动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