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交换器、冷却循环系统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44586.0 | 申请日: | 2014-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861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石丽英;李国凯;赵红英;刘春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0 | 分类号: | F28D7/00;F25B1/00;F01P3/20;F01P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器 冷却 循环系统 车辆 | ||
1.一种热交换器(2),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却液通路(21),所述冷却液通路(21)内流通有冷却液;
第一冷媒通路(22),所述第一冷媒通路(22)内流通有第一冷媒;
第二冷媒通路(23),所述第二冷媒通路(23)内流通有第二冷媒;
所述第一冷媒通路(22)分别与所述冷却液通路(21)和所述第二冷媒通路(23)紧贴,所述冷却液通路(21)和所述第二冷媒通路(23)间隔开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通路(21)和所述第二冷媒通路(23)位于所述第一冷媒通路(22)的同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媒通路(22)包括彼此隔离的第一子通路(22a)和第二子通路(22b),其中第一子通路(22a)的侧壁与所述冷却液通路(21)的侧壁相连,且第二子通路(22b)的侧壁与所述第二冷媒通路(23)的侧壁相连。
4.一种冷却循环系统(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冷循环组件(1),所述制冷循环组件(1)包括压缩机(11)、冷凝器(12)和蒸发器(13),所述冷凝器(12)和所述蒸发器(13)分别与所述压缩机(11)相连;
热交换器(2),所述热交换器(2)为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2),其中所述冷却液通路(21)具有冷却液入口(211)和冷却液出口(212),所述第一冷媒通路(22)具有第一冷媒入口(221)和第一冷媒出口(222),所述第二冷媒通路(23)具有第二冷媒入口(231)和第二冷媒出口(232),所述第一冷媒入口(221)与所述蒸发器(13)的出口(132)相连且所述第一冷媒出口(222)与所述压缩机(11)的入口(111)相连,所述第二冷媒入口(231)与所述冷凝器(12)的出口(122)相连且所述第二冷媒出口(232)与所述蒸发器(13)的入口(131)相连;
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具有进水口(41)和出水口(42),所述进水口(41)与所述冷却液出口(212)相连;
散热器(3),所述散热器(3)具有散热器进口(31)和散热器出口(32),所述散热器进口(31)与所述出水口(42)相连,所述散热器出口(32)被设置成可选择性地与所述进水口(41)和所述冷却液入口(211)中的一个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循环系统(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阀(5),所述控制阀(5)分别与所述散热器出口(32)、所述冷却液入口(211)和所述进水口(41)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循环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5)具有第一阀口(51)、第二阀口(52)和第三阀口(53),所述第一阀口(51)与所述散热器出口(32)相连,所述第二阀口(52)与所述冷却液入口(211)相连,所述第三阀口(53)与所述进水口(41)相连,且所述第一阀口(51)被设置成可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二阀口(52)和所述第三阀口(53)中的一个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循环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5)为电磁换向阀。
8.根据权利要求4-7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循环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13)与所述冷凝器(12)之间还设置有节流件(1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却循环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件(14)为毛细管或膨胀阀。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4-9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循环系统(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4458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