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浇注式电流互感器的新型壳体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43933.8 | 申请日: | 2014-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2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黄炳辉;李辉;汪发兵;樊红平;肖胜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正泰电源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38/30 | 分类号: | H01F38/30;H01F27/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25604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浇注 电流 互感器 新型 壳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流互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浇注式电流互感器的新型壳体。
背景技术
目前浇注式电流互感器制作均采用金属模具,将线圈固定在模腔内,并对线圈进行定位,再用不饱和树脂混合料进行灌封,放入高温烘箱内快速固化,脱模后形成产品,部分产品会有开裂、发白、毛刺、偏心等缺点。批量生产时,会需要大量的浇注模具,长时间的运行高温烘箱,对电能的消耗也较大,也缩短了模具的使用寿命。高温固化时不饱和树脂混合料中的大量有害挥发物会溢出到空气中,对环境造成污染,操作人员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下工作,都不利于其身心健康。不饱和树脂混合料中的少量气体,在固化后会在产品浇注体的表面形成气孔,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和绝缘的可靠性。浇注模具在装模和脱模的过程中需要频繁搬运笨重的浇注模具,混合不饱和树脂与固化剂时需要长时间的搅拌,因此操作人员体力消耗较大,生产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浇注式电流互感器的新型壳体。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浇注式电流互感器的新型壳体,包括扣合在一起的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前壳体内设有用于定位电流互感器线圈的芯筒,芯筒壁体的外侧设有定位凸棱;所述后壳体上设有芯孔,芯孔上设有定位凹槽,定位凸棱与定位凹槽相配合使得后壳体定位在前壳体上。
作为优选,所述后壳体上还设有若干插设在前壳体型腔内的型柱。
本实用新型的前后壳体采用公母槽扣合结构,配合紧密、紧凑,外观一致,不受环境和浇注的影响。使用时,先将互感器线圈固定在前壳体中,再将前壳体的型腔内注入树脂,然后扣合上后壳体,后壳体上的型柱插设在树脂中,短时间内不饱和树脂在常温下固化时把前后壳体及互感器线圈粘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整个过程去除了浇注模具,树脂不用在烘箱中加热,减少能耗;生产出的产品外形统一,对员工的技能要求低,节约劳动力,工作效率提供2倍以上。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前后壳体,在制作互感器时代替了传统浇注的方法,去除掉浇注模具及加热烘箱,可以改善生产环境,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以及便于实现自动化生产,且产品的生产成本未明显提高,同时还产品外观质量也得到了提高,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壳体,2-芯筒,3-定位凸棱,4-后壳体,5-芯孔,6-定位凹槽,7-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参看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扣合在一起的前壳体和后壳体,其中前壳体内设有用于定位电流互感器线圈的芯筒,芯筒壁体的外侧设有定位凸棱;后壳体上设有芯孔,芯孔上设有定位凹槽,定位凸棱与定位凹槽相配合使得后壳体定位在前壳体上。作为进一步改进,后壳体上还设有若干插设在前壳体型腔内的型柱。
本实用新型的前后壳体采用公母槽扣合结构,配合紧密、紧凑,外观一致,不受环境和浇注的影响。使用时,先将互感器线圈固定在前壳体中,再将前壳体的型腔内注入树脂,然后扣合上后壳体,后壳体上的型柱插设在树脂中,短时间内不饱和树脂在常温下固化时把前后壳体及互感器线圈粘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整个过程去除了浇注模具,树脂不用在烘箱中加热,减少能耗;生产出的产品外形统一,对员工的技能要求低,节约劳动力,工作效率提供2倍以上。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前后壳体,在制作互感器时代替了传统浇注的方法,去除掉浇注模具及加热烘箱,可以改善生产环境,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以及便于实现自动化生产,且产品的生产成本未明显提高,同时还产品外观质量也得到了提高,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正泰电源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正泰电源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439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压器线圈模具
- 下一篇:机床导轨直线度的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