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上装式双瓣止回阀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42816.X | 申请日: | 2014-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532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 发明(设计)人: | 杨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恒 |
| 主分类号: | F16K15/02 | 分类号: | F16K15/02;F16K27/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092 上海市杨浦区控***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装 式双瓣 止回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止回阀领域,涉及止回阀的在线维修技术,具体来说是一种上装式双瓣止回阀。
背景技术
双瓣式止回阀是一种依靠介质压力开启和关闭的自动阀门,现在国内在对双瓣式止回阀进行安装时主要是采用侧装式结构,因此管道上的双瓣式止回阀需要维护时,必须从管道上拆下,对于焊接在管道上的双瓣式止回阀,这种维护方式繁琐,且对管道和生产过程有较大的影响,不能实现在线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装式双瓣止回阀,使得双瓣双瓣止回阀能够实现在线维修,即不用从管道上拆下便可进行相应的维护工作,尤其适用于不能拆装的焊接管道中。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上装式双瓣止回阀,包括阀体和阀盖,所述阀体开设有一维修孔,所述维修孔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维修孔上加盖有所述阀盖;所述维修孔内设置有一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包括固定盘和连接盘,所述固定盘和所述连接盘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固定盘通过紧固螺母将所述连接座固定在所述维修孔中;所述连接盘的截面形状为圆环;所述连接座开设有阀瓣固定孔和阀杆固定孔,所述阀瓣固定孔和所述阀杆固定孔贯穿所述固定盘和所述连接盘;所述阀瓣固定孔固定有阀瓣,所述阀杆固定孔固定有阀杆,所述阀瓣和所述阀杆之间还连接有弹簧;所述阀体内还固定设置有一阀座,所述阀座和所述连接座为软连接。
优选地,所述阀座与所述阀体的固定连接处通过一双向弹簧蓄能密封圈密封。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效果是积极的: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止回阀的阀体上开设一个矩形维修孔,从而将阀体内相关部件从侧装式改为了上装式,方便阀体内部相关零件的在线安装与拆卸,在不能拆装的焊接管道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2、本实用新型的维修孔设计为一个矩形结构,并针对该矩形结构设计了一个连接座,通过将阀体内除了阀座之外的连接件均固定在连接座上,因此止回阀进行维护时,将连接座取出即可在阀体外部进行维修,而安装时也仅需要先将阀座安装,在装入连接座即可,大大降低了止回阀的安装简便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座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座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座的安装结构 示意图。
其中:1为阀体;2为阀盖;3为维修孔;4为连接座;5为阀瓣;6为阀杆;7为弹簧;8为阀座;41为固定盘;42为连接盘;43为阀瓣固定孔;44为阀杆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实施方式一:
参见图1至图4,上装式双瓣止回阀,包括阀体1和阀盖2,阀体1开设有一维修孔3,维修孔3的截面形状为矩形;维修孔3与阀盖2通过对焊结构配合螺母将维修孔3密封;维修孔3内设置有连接座4,连接座4包括固定盘41和连接盘42,固定盘41和连接盘42为一体成型结构,其截面形状为T形;固定盘41通过紧固螺母将连接座4固定在维修孔3中;参见图4,连接盘42的截面形状为圆环;连接座42开设有阀瓣固定孔43和阀杆固定孔44,阀瓣固定孔43和阀杆固定孔44贯穿固定盘41和连接盘42;阀瓣固定孔43固定有阀瓣5,阀杆固定孔55固定有阀杆6,阀瓣5和阀杆6之间还连接有弹簧7;阀体1内还固定设置有阀座8,阀座8和连接座4为软连接。
参见图5,在线维护时,打开阀盖,取出连接座,即可对连接座上的个组件进行维护,此时阀座也可方便的去除进行维护;结束维护时,在连接座上安装好各零部件后可直接将连接座放入止回阀内部,即将内部安装转换为外部安装,安装灵活程度显著提高,缩短了装配时间;同时上装式结构也较侧装式结构更容易安装与维护。
实施方式二: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一的另一种改进,阀座8与阀体1的固定连接处通过一双向弹簧蓄能密封圈密封。
双向弹簧蓄能密封圈在介质的输送方向(横向)提供纵向的密封,当介质回流时,则提供横向的密封;从而提供持久的弹力,同时也能够弥补在低温冷缩时产生的间隙。
本实用新型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恒,未经杨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428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