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纵梁内侧梁后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42749.1 | 申请日: | 2014-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7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何军;李一平;杨鑫;尚磊;唐娜;唐嫩;潘威;高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十堰凸凹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2 | 分类号: | B62D21/02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42110 | 代理人: | 高良军 |
地址: | 442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内侧 梁后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身结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纵梁内侧梁后板。
背景技术
汽车安全性能是现代汽车质量的重要指标,如何在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最大限度的保护乘员的安全、减少汽车的损坏是各汽车厂家努力的目标。另外,对燃油经济性的考虑,汽车的轻量化已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趋势,如何实现后纵梁结构的轻量化,并保证其结构碰撞性能以及满足刚度要求成为了一项挑战。
纵梁内侧梁后板作为纵梁上的一个重要吸能零件,其功能要求多,结构复杂,采用的高强度板屈服强度大,焊接总成时定位难度大,不易保证纵梁总成的技术要求。现有结构如图1所示,是封板2、内侧梁后板本体1两个零件焊接在一起,图中3表达的是焊接区域。该结构,对冲压件的要求高,模具的调整难度大,容易产生焊接变形,增加了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降低成本,降低加工难度,提高机械强度,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汽车纵梁内侧梁后板。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纵梁内侧梁后板,由封板、内侧梁后板本体两个功能部组成,其特征在于:封板、内侧梁后板本体两个功能部是一个连续的整体件,是采用板料冲压成形的整体件;在封板功能部与内侧梁后板本体功能部的过渡区域设有一段1-2毫米宽的校正间隙。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纵梁内侧梁后板为一体化结构,零件的强度好,其机械强度好、抗抗变形能力更强,不需额外要求焊接强度,可以减低对材料的要求,节省了成本;在两个功能部过渡区域设有校正间隙,有利于钢板的回弹变形,减少了模具调整的难度,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制造、维修成本,冲压工艺易于实现;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焊接缺陷,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汽车纵梁内侧梁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纵梁内侧梁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沿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图3所示,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如下:一种汽车纵梁内侧梁后板,由封板402、内侧梁后板本体401两个功能部组成,封板402、内侧梁后板本体401两个功能部是一个连续的整体件,是采用板料冲压成形的整体件;在封板功能部与内侧梁后板本体功能部的过渡区域(图中标号403表示过渡区域)设有一段1-2毫米宽的校正间隙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十堰凸凹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十堰凸凹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427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