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溢锅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41144.0 | 申请日: | 2014-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07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马晓伟;马建章;李保国;赵天木;张国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顶山市圣康炊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56 | 分类号: | A47J27/56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周会芝 |
地址: | 4671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溢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具,尤其是可以防止溢锅的防溢锅。
背景技术
在人们煮粥或者稀饭时,由于锅盖密封较严,在食物沸腾后,使锅内气压增大,并产生大量的气泡,很容易造成溢锅,这时候人们往往都会用饭勺或者筷子将锅盖撑起来,使得锅内的气体及时排出,但是这样很麻烦,如果在沸腾前就把锅盖支起来,那么就会减少热量在锅内的聚集,延长沸腾所用的时间,造成资源的浪费,如果在沸腾后将锅盖支起来,则不好把握沸腾的时间,很容易造成溢锅,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防溢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溢锅,通过对锅体以及锅盖结构上的优化,使得锅盖在受到锅内由沸腾食物产生的上升气流的作用下进行一定角度的转动,以形成供气体排出的缝隙,进而降低锅内的气压,防止溢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溢锅,包括锅体与锅盖,所述的锅盖下沿对称设置两个以锅盖中心为对称中心的弧形缺口,以将锅盖平衡支撑在设置于锅口边沿与所述弧形缺口相配合的支撑轴上,所述弧形缺口以及支撑轴与弧形缺口相接触的部位分别设置磨砂面,所述锅盖在由食物沸腾时产生的气压的推动下围绕支撑轴转动以形成供锅体内气体排出的缝隙,并在锅体内壁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限位块,限位块的上沿设置在锅盖转动的路径上,以挡住锅盖的下沿,将锅盖的转动角度限制在0°~20°之间。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防溢能力,在所述限位块上设置斜向下的斜面,并在斜面上设置多个突刺,以刺破食物沸腾时所产生的气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实用新型通过锅盖下沿设置的缺口,支撑在设置与锅口边沿的支撑轴上,食物沸腾后,由于锅内气压升高的同时伴随有热空气的上升,而且由于锅底受热情况,食物内的温度并不均匀,因此,在锅内热空气的上升量并不均匀,上升量较大的一侧锅盖在热空气的推动下,围绕支撑轴向上转动,并与锅口之间形成开口,以降低锅内的气压,防止溢锅的发生,整个过程不需要人为操作,也不需要看管,而且,在锅盖发生转动之前,锅盖处于平衡状态,不会向任何一侧转动,并且,弧形缺口与支撑轴接触的部位均设置磨砂面,可以增大两者之间的摩擦阻力,从而避免锅盖受到轻微气流的扰动而打破其平衡状态发生转动,因此,可以对锅口进行较好的密封,有利于热量在锅内的聚集,不会延长食物沸腾的时间;
第二,本实用新型中在锅体内壁沿锅盖转动的路径设置限位块,在锅盖发生转动时,锅盖下沿顶在限位块上缘即可停止转动,进而避免锅盖因为过度转动使得锅盖下沿触碰到食物,甚至出现倾覆而翻转到锅内,造成食物的污染,同时,经过多次试验发现,当锅盖转动不超过20°时候,即可有效地防止溢锅的情况发生;
第三,本实用新型中的限位块下部设置斜面,并在斜面上设置突刺,当食物被气泡推动升高接触到所述的防溢条斜面上的突刺后,气泡被突刺所刺破,释放出其中的气体,一方面使得锅内气体减少,压力降低,另一方面,食物中所含气泡破裂后,食物体积减小,高度降低,就不会出现溢出锅外的情况,而且,所述斜面可以改变食物沿锅体内壁上升的路径,使其向锅内中心流动,这样就打破了锅内食物中已经形成的平衡,进而起到搅拌食物的作用,以降低食物的温度,减少食物中气泡的产生,从而增强防溢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侧面剖视图。
图3是图2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标记:1、锅体,2、锅盖,3、弧形缺口,4、支撑轴,5、限位块,51、斜面,6、突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防溢锅,包括锅体1和锅盖2,锅盖2盖在锅体1的锅口上沿,并且锅盖2的直径小于锅口的直径,在锅盖2下沿设置两个弧形缺口3,所述的弧形缺口3关于锅盖2的中心成中心对称设置,弧形缺口3两侧的重量相等以保持平衡,并在锅口边沿设置与所述弧形缺口3相配合的圆柱状的支撑轴4,以将锅盖2支撑在锅口处,所述弧形缺口3以及支撑轴4与弧形缺口3相接触的部位均设置磨砂面,在锅口下方的锅体1内壁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限位块5,限位块5的上沿设置在锅盖2转动的路径上,以挡住锅盖2的下沿,将锅盖2的转动角度限制在0°~20°之间,限位块5的下部设置斜向下的斜面51,并在斜面51上设置多个用于刺破气泡的突刺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顶山市圣康炊具有限公司,未经平顶山市圣康炊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411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