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多天线馈线避雷器连接排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40879.1 | 申请日: | 2014-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9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徐莉;丁黎庆;李红鑫;钱一鸣;许胤;丑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63706部队 |
主分类号: | H02G13/00 | 分类号: | H02G13/00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永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0 | 代理人: | 达晓玲;詹世平 |
地址: | 21443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天线 馈线 避雷器 连接 排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线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多天线馈线避雷器连接排线结构。
背景技术
雷电的危害主要分为直击雷和感应雷,天馈系统的防雷保护以感应雷防护为主。通常通信系统的天馈系统大多数建在视野开阔或地势较高的位置如较高的山坡、山地,这些地域雷电活动异常频繁,对天馈系统类的设备安全运行带来很大的潜在威胁。尤其对于雷暴高发区,通信系统对天馈系统的防雷保护显得十分重要。
大型通信机房一般配有多付大型天线,为确保机房设备的安全,防止感应雷电袭击,需要对每一付天馈线传输线路串联安装避雷器,避雷器一般安装在馈线和保护设备之间,避雷器外部接地线接至地级,地级接地电阻要求4Ω以下,当天馈线受到雷击时,避雷器会及时与设备断开,通过接地线把电流放掉后,自动恢复连接,从而保护机房内的设备。
大型通信机房多付大型天线的天馈线防雷方法常见是采取在每一付天馈线接入机房内设备的接口处串联避雷器的方式,如附图1所示,为现有多天线馈线避雷器连接排线结构中其中一个的示意图,该方式虽然对机房设备起到了防雷保护作用,但存在设备馈线接口排线不美观、设备馈线接口排列间距若小,则所接馈线无法串联避雷器等问题,同时,因为设备馈线接口常规为BNC型接口,天馈线接口为N型接口,串联避雷器选择N型接口,再通过接口匹配,三者连接在一起约有15cm长,这样就导致设备机柜后柜天馈线接头较长,设备机柜后柜门与设备间预留间距长,不符合现代通信设备小型化与标准化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多付大型天线的天馈线接入设备既要成功串联避雷器又要排线避免拥挤、符合机线整治要求、美观实用要求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多天线馈线避雷器连接排线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新型多天线馈线避雷器连接排线结构,所述排线结构包括多付天馈线、设备和连接多付天馈线和设备的多个避雷器,所述排线结构还包括一个L型铜排,所述L型铜排固定在机房地板下,并利用绝缘铜线将所述L型铜排连接到机房保护接地排母线上,所述多个避雷器按一定的间距穿过L型铜排壁排列在L型铜排上,避雷器外壳与L型铜排相连,由此满足避雷器接地的要求,实现避雷器保护作用,所述多付天馈线依次接入L型铜排上的避雷器端口,避雷器另一端口利用天馈线与设备馈线接口连接,这样就可以采用接口类型为BNC型的天馈线很方便地与设备后背的BNC馈线接口连接,使得接头长度很小,能满足设备机柜后柜门与设备间距要求,同时也可以按照机线整治的要求将天馈线整齐排列。
所述L型铜排上排列避雷器的一臂的高度为8~12cm,接地的一臂的高度为6~10cm,这样的设计成本低,也方便其固定在机房地板下。
所述L型铜排上穿孔大小与所选避雷器直径大小相适应。
所述L型铜排的长度根据所需避雷器的个数决定,多个避雷器之间排列的间距为避雷器直径的2-3倍。
所述多个避雷器连接设备的端口利用半径较小的天馈线与设备馈线接口连接。
所述多个避雷器为多种接口类型避雷器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该结构采用一种L型铜排,将所需多个避雷器按一定的间距穿过铜排壁排列在L型的铜排上,将该铜排固定在机房设备机柜地板下,利用绝缘铜线将铜排连接到机房保护接地排母线上,接地泄放感应雷电流,起到保护作用,多付大型天线的天馈线依次接入L型的铜排上的避雷器端口,避雷器另一端口利用半径较小的天馈线与设备馈线接口连接,使得接头长度约为3cm,满足设备机柜后柜门与设备间距要求,同时,也可以按照机线整治的要求将天馈线整齐排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63706部队,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63706部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408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