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流配电负载监控与计量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40492.6 | 申请日: | 2014-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6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 发明(设计)人: | 乔鹏;景少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海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22/00;G01R19/165;G01R19/00;G01R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宋敏 |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配电 负载 监控 计量 系统 | ||
1.一种直流配电负载监控与计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测量模块、支路计量监测模块和人机交互模块,所述主测量模块与支路计量监测模块通信连接,所述人机交互模块与主测量模块通信连接;
所述主测量模块包括第一单片机、时钟后备电源单元、告警输出单元、进线状态检测单元、存储单元、主板通信单元、稳压电源单元、第一电源转换单元和主路数据采集单元,所述时钟后备电源单元、进线状态检测单元、稳压电源单元和主路数据采集单元的输出端均与第一单片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主板通信单元与第一单片机双向通信连接,所述第一单片机的输出端与告警输出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稳压电源单元的输入端和霍尔传感器的电源端电连接,所述霍尔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主路数据采集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支路计量监测模块包括第二单片机、副板通信单元、第二电源转换单元、模块拨码单元、支路状态检测单元和支路数据采集单元,所述第二电源转换单元与第二单片机的电源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源转换单元与第一电源转换单元电连接,所述模块拨码单元、支路状态检测单元和支路数据采集单的输出端均与第二单元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单片机的输出端与副板通信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支路状态检测单元的输入端与分流器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主板通信单元和副板通信单元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配电负载监控与计量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单元包括电源转换芯片,所述电源转换芯片的输入管脚-Vin上并联二极管D15和二极管D16,所述二极管D15和二极管D16的阳极均与电源转换芯片的输入管脚-Vin连接,所述电源转换芯片的输出端Vo1+管脚与电源转换芯片的GND1管脚之间串联发光二极管LED1和电阻R91,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阴极与电阻R91串联,发光二极管LED1和电阻R91组成的串联电路与电容EC4并联;所述电源转换芯片的输出端Vo3-管脚与电源转换芯片的输出端COM管脚之间串联发光二极管LED2和电阻R96,所述发光二极管LED2的阴极与电阻R96串联,发光二极管LED2和电阻R96组成的串联电路与电容EC5并联;所述电源转换芯片的输出端Vo2+管脚与电源转换芯片的输出端COM管脚之间串联发光二极管LED3和电阻R103,所述发光二极管LED3的阴极与电阻R103串联,发光二极管LED3和电阻R103组成的串联电路与电容EC6并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配电负载监控与计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91的阻值为2.7KΩ,所述电阻R96的阻值为8.2 KΩ,所述电阻R103的阻值为8.2 KΩ,所述电容EC4的容抗为100μF,所述电容EC5的容抗为47μF,电容EC6的容抗为47μF。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直流配电负载监控与计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片机采用STM32F103ZET6芯片,所述第二单片机采用STM8S208RBT6芯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配电负载监控与计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测量模块与支路计量监测模块采用RS485通信接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配电负载监控与计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路数据采集单元的输入端设置TLP281光耦电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配电负载监控与计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单元采用FM24W256铁电存储器和SST39VF32 Nor Flash 存储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配电负载监控与计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告警输出单元采用发光二极管电路和继电器告警输出电路。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配电负载监控与计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路计量监测模块和支路计量监测模块分别印刷在不同的PCB板上,且所述支路计量监测模块为多个。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配电负载监控与计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电源单元采用LM1117稳压芯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海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兰州海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4049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