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产品养殖网箱鱼粪捕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39434.1 | 申请日: | 2014-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44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强天伟;董兴国;关军强;冀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程大学;西安市水产工作站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1004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产品 养殖 网箱 鱼粪捕 集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品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产品养殖网箱鱼粪捕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无污染、无公害的水产养殖技术显得越发重要,传统落后的池塘养殖技术越来越成为实现渔业增效增收的一大障碍。网箱养殖是目前水产品养殖业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技术。
网箱养殖技术既可以设置在江、河、湖、库里让网箱里的鱼逃不出去,也可以在缺水地区的池塘进行集约化养殖,提高水资源的利用,且该技术适合养殖多种鱼类。不仅如此,网箱养殖技术还具有以下多方面的优点:养殖成本低,操作灵活方便,容易捕获,容易管理,能够提高养殖鱼类上市质量和上市率。因此网箱养殖技术能够大大提高经济效益。然而目前的网箱养殖技术却存在以下严重的缺点:由于网箱内鱼类高密度养殖,投饲多,因此排泄物超量,导致水质污染十分严重。据有关养殖专家测算,通过常规高密度养殖方法养1吨淡水鱼产生的粪便量相当于20头猪产生的粪便量,其氨态氮和活性磷酸盐的浓度比一般池塘高7.3到10.3倍。最终会引起池塘水质的富营养化,水质的化学需氧量超标,导致有害藻类和细菌过度繁殖,从而造成水质恶化,并且残饵和粪便堆积在池塘底部不能有效分解、氧化,产生多种有害因子。一旦出现上述的水质恶化现象,不仅容易引起病菌感染、鱼病高发,并且后期治理污染的费用高昂,给淡水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产品养殖网箱鱼粪捕集装置,解决水产品养殖业长期以来存在的缺乏有效的鱼粪处理方法,从而导致水质污染严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水产品养殖网箱鱼粪捕集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底部固连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集粪仓,每个集粪仓的底部固连一个弯头,每个弯头连接一个吸粪管,吸粪管与输粪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集粪仓为四棱锥状。
吸粪管上靠近输粪管的位置处安装有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水产品养殖网箱鱼粪捕集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实用性很强,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水产品养殖业长期以来存在的缺乏有效的鱼粪处理方法,从而导致水质污染严重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产品养殖网箱鱼粪捕集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水产品养殖网箱鱼粪捕集装置的侧视图。
图中,1.箱体,2.集粪仓,3.弯头,4.吸粪管,5.阀门,6.输粪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水产品养殖网箱鱼粪捕集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箱体1,箱体1的底部固连两个或两个以上四棱锥状的集粪仓2,如图2所示,每个集粪仓2的底部固连一个弯头3,每个弯头3均连接一个吸粪管4,所有吸粪管4均与输粪管6连通,且在每个吸粪管4上靠近输粪管6的位置处均安装一个阀门5。
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内养殖鱼,每次鱼吃完食过一段时间后开始排粪,鱼粪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在四棱锥状的集粪仓2上,顺着集粪仓2的斜面滑落到底部的弯头3处。然后等鱼排完粪约半小时后,用一个自吸式污水泵连接到输粪管6的端头上,同时打开阀门5,鱼粪在污水泵的抽吸作用下经过吸粪管4,再顺着输粪管6被抽走。阀门5可根据需要灵活开启和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程大学;西安市水产工作站,未经西安工程大学;西安市水产工作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394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大龙虾海养的养殖设备
- 下一篇:全自动电热巢础埋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