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用防虫防臭落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39144.7 | 申请日: | 2014-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31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志云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5/06;E03F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7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防虫 防臭 落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建筑用防虫防臭落水器。
背景技术
一般厨房、浴室等室内地板上,都会设有一落水器,除可用以将水排入排水管路外,更可用来阻拦杂物掉落于排水管路中。
一般常见的落水器,主要由一落水器座及一落水器盖所构成,所述落水器座埋设于地板上并与排水管路接通,而所述落水器盖则锁接于落水器座上,并开设有多个落水孔供水流排出。由于落水器常保持与排水管路连通的状态,因此由排水管路所上爬的虫类会经由落水孔而爬出至地板上,导致室内会有虫类滋生的问题。况且,由于落水器常保持于与排水管路连通的状态,使得排水管路中所产生的臭味,容易经由落水孔而散发至室内空间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用防虫防臭落水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用防虫防臭落水器,包括:一沟体,其由一板材以一体成形构成,所述板材沿水流方向界定有一纵向,所述板材上形成有垂直于所述纵向且朝板材两侧延伸的多个连续规则的波浪状弯折部,所述板材的两侧分别朝上弯曲,使所述沟体呈U形而具有一底面及分立于所述底面两侧的侧面,所述沟体在所述纵向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接合部,以供所述沟体与其他沟体相互组接;一固定支架,其包括二纵向支架及至少一横向支架,所述二纵向支架分别设于所述沟体二侧面的顶缘,所述横向支架在其两端分别固设于二纵向支架上。
所述沟体的接合部为固定孔,并通过螺丝锁接于所述固定孔中以组接两沟体。
所述固定支架的纵向支架及横向支架通过螺丝相互锁接,通过螺丝将所述固定支架锁接于所述沟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水的浮力来达到让球体进行上浮或下沉,以达到开启与关闭排水底孔的目的,其使用寿命长,构造简单,节省制造成本及组装费用,具有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合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用防虫防臭落水器100,包括一底座10、一顶盖20、一球罩30、一球体40及一锁接件50。所述底座10,具有一顶壁11、一底壁12及一周壁13,所述顶壁11呈矩形,在中央位置形成有一排水顶孔111,所述底壁12位于所述顶壁11的底部并距有一预定距离,所述底壁12的中央位置具有一排水底孔121,所述周壁13自所述顶壁11的排水顶孔111内周缘一体延伸而连接至所述底壁12的外周缘,且所述周壁13自与所述顶壁11的连接处往与所述底壁12的连接处逐渐地缩减内径,使由所述顶壁11、底壁12与所述周壁13共同围绕出一与所述排水顶孔111及所述排水底孔121连通的排水空间14,所述底壁12的排水底孔121内周缘一体向上直立延伸有一环状的立壁122。
参阅图1至图3,所述顶盖20,盖设于所述底座10的顶壁11上,所述顶盖20上具有若干与所述排水空间14连通的排水孔21。
所述球罩30,设于所述底座10的排水空间14内,且所述球罩30内部具有一贯通底部的球室31,所述球室31底部的内径大于所述底座10的立壁122的外径,所述球罩30的球室31顶部呈向上的尖锥状,所述球罩30固定于顶盖20。
所述球体40,可活动地设于所述球罩30的球室31内,且所述球体40的直径大于所述底座10的排水底孔121内径,并小于所述球罩30的球室31内径。
所述锁接件50,为一螺丝,用以将所述球罩30的顶部锁接于所述顶盖20的底面上,以使所述球罩30的底部距所述底座10的底壁12具有一预定高度,所述球室31的内壁与所述底座10的立壁122间保持有一预定间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志云,未经陈志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391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建筑物钢结构
- 下一篇:防堵防臭地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