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线红外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38823.2 | 申请日: | 2014-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6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段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幻多奇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183 | 分类号: | G08B13/183;G08B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红外 报警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报警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无线红外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红外技术已经成为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各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他是不可见光,因此用他作防盗监控报警器,具有良好的隐蔽性,白天和黑夜均能使用,现今无线红外报警装置结构复杂,制作成本较高,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无线红外报警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无线红外报警装置,包括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微处理器、本地存储器、无线发射器和无线接收报警电路,所述红外发射器与所述红外接收器设置在同一平面,所述红外发射器的光线发射端正对所述红外接收器的光线接收端,所述红外接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存储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本地存储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发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无线发射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无线发射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无线接收报警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无线通讯连接。
进一步,所述无线接收报警电路包括直流电源、稳压器、译码芯片、无线接收芯片、继电器、稳压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三极管、蜂鸣器、天线、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同时与所述继电器线圈的第一端、所述继电器常开触点的第一端、所述稳压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二电容的正极和所述稳压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继电器常开触点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所述蜂鸣器的第一端、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译码芯片的第十九脚和所述无线接收芯片的接地端均接地,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蜂鸣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线圈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稳压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负极同时与所述稳压器的接地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负极连接并接地,所述稳压器的输出端同时与所述第一电容的正极、所述译码芯片的第十八脚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译码芯片的第十脚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译码芯片的第十六脚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译码芯片的第十五脚连接,所述译码芯片的第十四脚与所述无线接收芯片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无线接收芯片的电源电压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无线接收芯片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天线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二电容均为极性电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无线红外报警装置,主要由红外发射接收装置和无线发射接收装置组成,结构简单,制作成本较低,工作稳定性较好,可广泛应用于博物馆或家庭等大小区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无线红外报警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是图1中无线接收报警电路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微处理器、本地存储器、无线发射器和无线接收报警电路,红外发射器与红外接收器设置在同一平面,红外发射器的光线发射端正对红外接收器的光线接收端,红外接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微处理器的存储信号输出端与本地存储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微处理器的发射信号输出端与无线发射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无线发射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无线接收报警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无线通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幻多奇软件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幻多奇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388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检修接地线位置报警系统
- 下一篇:一种家庭智能安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