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实验室湿式筛分沉降一体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36367.8 | 申请日: | 2014-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23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徐东升;崔广文;于文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7B1/46 | 分类号: | B07B1/46;C02F1/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验室 筛分 沉降 一体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室用于粗煤泥湿式筛分、沉降的设备。
背景技术
湿式筛分是实验室对粗煤泥性质分析的重要环节,在湿式筛分的同时还伴随煤泥水沉降过程,然而现有实验室筛分沉降过程中所用器具较多,操作繁琐,每次进行湿式筛分,会产生大量筛下煤泥水,需转载到水桶中进行沉降,沉降完成后需要将水桶上层清水进行人工倾倒,在这一过程中,人为操作过多,煤泥水多次转载以及倾倒过程会造成煤泥损失,造成实验误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验室湿式筛分沉降一体设备用来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主要包括漏斗状器皿、筒体、支架三个部分,漏斗状器皿用于湿式筛分,与筒体部分通过导料管连接;导料管中部设有阀门,底部与筒体上边沿平齐;筒体用于筛下煤泥水沉降,其上部为上端开口的圆筒式结构,圆筒式结构与支架连接固定,下部为下端开口的倒圆锥式结构;筒体侧壁自上而下均匀分布五个出水管,出水管设有阀门;倒圆锥式结构底部设有出料管,出料管中部设有阀门,下部放置接料盆。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试验过程中减少人为操作,避免煤泥水损失,降低试验误差,让试验数据更加准确可靠。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面说明:(1)漏斗状器皿;(2)导料管;(3)阀门;(4)筒体;(5)支架;(6)出水管;(7)圆筒式结构;(8)倒圆锥式结构;(9)出料管;(10)接料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 主要包括漏斗状器皿(1)、筒体(4)、支架(5)三个部分,漏斗状器皿(1)与筒体(4)部分通过导料管(2)连接;导料管(2)中部设有阀门(3),底部与筒体(4)上边沿平齐;筒体(4)上部为上端开口的圆筒式结构(7),圆筒式结构(7)与支架(5)连接固定,下部为下端开口的倒圆锥式结构(8);筒体(4)侧壁自上而下均匀分布五个出水管(6),出水管(6)设有阀门(3);倒圆锥式结构(8)底部设有出料管(9),出料管(9)中部设有阀门(3),下部放置接料盆(10)。使用时,首先关闭各个阀门(3),然后在漏斗状器皿(1)中加入适量水,在漏斗状器皿(1)中用标准筛对粗煤泥进行筛分,待筛下煤泥水较为浑浊后,将导料管(2)上的阀门(3)打开,将筛下煤泥水导入筒体(4)中,再次关闭导料管(2)上的阀门(3),向漏斗状器皿(1)中加入适量清水进行筛分,重复上述操作,直至筛下水为清水,停止筛分工作,然后将漏斗状器皿(1)、导料管(2)中的残留筛下煤泥水冲洗干净,向筒体(4)中加入沉降药剂,加速煤泥水沉降,带沉降完毕后,根据煤泥沉降层所在位置,选取其上部最近的一个出水管(6),然后打开其对应阀门(3),进行放水,待清水释放完毕,打开出料管(9)上的阀门(3),用接料盆(10)收集沉降后的煤泥,即可完成整个实验操作,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试验过程中减少人为操作,避免煤泥水损失,降低试验误差,让试验数据更加准确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363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高压带电清扫工具
- 下一篇:一种易清洗的旋振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