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水回收系统管道防结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36276.4 | 申请日: | 2014-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94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薛江云;宋玮华;曹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节能工业节能有限公司;重庆中节能三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9/027 | 分类号: | B08B9/027;F16L53/00;C02F9/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 |
地址: | 100041 北京市石景山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水 回收 系统 管道 结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水回收系统管道防结垢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大量集中,城市用水量和废水大量增加,使得许多城市水源水量日益不足、水质日趋恶化,水的问题成为缺水国家和地区发展的主要问题。由于水资源缺乏,一些现有电厂不能满负荷运行,新建、扩建电厂的装机容量受到水源限制,因此,水已成为制约电力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缓和电厂水资源短缺的矛盾,采用节水工艺、提高水的复用率做到一水多用外,人们正在努力开发新的水资源。若单靠开采地面水、地下水等新鲜水资源,在很多情况下难以满足需求。考虑到城市污水具有不受气候影响,不与临近地区争水,就地可取、稳定可靠等优点。 因此,中水回用是解决电厂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也是电厂新扩建的重要条件。传统的供应给电除尘装置的水流来源于中水系统,由于中水呈弱碱性,在一定程度上会使与电除尘连接的中水管道结垢,日积月累后还会使得中水流通不畅,从而影响中水的回收稳定性和回收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管道结垢、保证中水回收系统稳定性的中水回收系统管道防结垢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水回收系统管道防结垢装置,在中水管道内壁一侧设置有毛刷,所述毛刷包括圆柱形刷杆以及设置在圆柱形刷杆外周圆上的刷毛;在中水管道的一端连接过滤箱,在过滤箱的顶部设置溢水口,内部设置过滤网,下部连接排水管道;所述溢水口通过溢水管道连接至中水管道,在溢水管道上设置控制阀;在中水管道上还设置有旁管,在旁管内壁上设置有旋转叶片;所述旁管包括U形弯管段,在所述U形弯管段上设置有加药孔,所述毛刷和旋转叶片连接有电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中水回收系统管道防结垢装置具有如下优点:通过电机带动毛刷转动,毛刷可彻底清除中水狭窄管道的管道内的污垢,防止中水管道结垢,同时,通过毛刷转动后的中水可以在过滤箱内再次过滤澄清;旁管起到分流的作用,通过旋转叶片加速将水流带入U形弯管段,在U形管道段内流速减缓,通过加药孔可加入阻垢剂、缓蚀剂,水流再汇集中水管道进入过滤箱,中水流通顺畅,使得中水在中水管道和旁管内均不易结垢,经过过滤后的水再通过排水管道进入道除尘器,该装置防止了管道结垢、保证中水回收系统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方案,为了便于加热旁管内水的温度,在所述旁管内还设置有加热器。
作为优选方案,为了方便控制旁管上水的流量,在所述旁管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
作为优选方案,考虑到方便及时了解中水管道内的压力变动情况,在所述中水管道上设置压力计。
附图说明
图1为中水回收系统管道防结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水管道,2-毛刷,3-控制阀,4-过滤网,5-过滤箱,6-旁管,7-加药孔,8-U形弯管段,9-加热器,10-旋转叶片,11-电机,12-压力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水回收系统管道防结垢装置,在中水管道1内壁一侧设置有毛刷2,毛刷2包括PVC材质的圆柱形刷杆以及设置在圆柱形刷杆外周圆上的刷毛;在中水管道1的一端连接过滤箱5,在过滤箱5的顶部设置溢水口,内部设置过滤网4,下部连接排水管道;溢水口通过溢水管道连接至中水管道1,在溢水管道上设置控制阀3;在中水管道1上还设置有旁管6,在旁管内壁上设置有旋转叶片10;旁管6包括U形弯管段8,在U形弯管段8上设置有加药孔7,毛刷2和旋转叶片10连接有电机11,旁管6内还设置有加热器9,旁管6上还设置有流量调节阀,在中水管道上还设置有压力计12。
在本实施例中,旋转叶片10固定于一个转盘上,转盘固定在旁管6的内壁上,所述旋转叶片10的个数大于3片,旋转叶片10被组装成以辐射型从转盘的外周延伸,在转盘与旁管6连接的旁管壁上设置3cm的连接孔,连接孔穿过连接线与电机11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节能工业节能有限公司;重庆中节能三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中节能工业节能有限公司;重庆中节能三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362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确保反应充分和排放达标的生活垃圾反应系统
- 下一篇:吹尘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