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3D打印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35879.2 | 申请日: | 2014-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723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美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7/00 | 分类号: | B29C6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7 | 代理人: | 周永宏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打印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3D打印机。
背景技术
3D打印机又称三维打印机,是一种累积制造技术,即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机器,它是一种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特殊蜡材、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打印一层层的粘合材料来制造三维的物体。目前,3D打印技术广泛应用于珠宝、鞋类、工业设计、建筑、工程和施工(AEC)、汽车、航空航天、牙科和医疗产业、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等多个领域。
然而,现有的3D打印机存在以下缺陷:
(1)其通常只设有一个喷头,当需要对产品不同部位进行挤喷时,不能调整喷头口径的大小,在挤喷时或多或少会造成部分材料的堆积,因而不仅浪费材料,而且成品成型后的精度也难以保证。
(2)产品生产好后,需要人工从工作台上取出,取出方式较为麻烦。
(3)喷头使用保温棉包裹,外部缠绕耐高温胶带,不仅外观丑陋,而且如果保温棉包裹不完整,则容易造成温度上升缓慢,使保温出现不稳定的状况,导致胶带脱落,从而影响了打印的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3D打印机,主要解决现有3D打印机存在成品成型精度低、取出麻烦、且打印速度慢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3D打印机,包括底座,设置在该底座两侧的Z轴升降台,设置在底座上的工作台,设置在两个Z轴升降台之间的打印机构主体,以及与该打印机构主体连接的控制器,还包括喷头机构,以及与工作台连接、用于生产后使工作台移动的气缸平移机构;所述喷头机构包括与打印机构主体转动连接的转盘,交叉环绕设置在该转盘侧面、且均至少为五个的进料口和出料口,设置在进料口中并与打印机构主体连接的进料管,设置在出料口中并与进料管连通的连接管,以及与连接管连接并位于转盘外部的喷头;相邻喷头的直径相差5~10mm;相邻喷头的直径相差5~10mm;所述喷头外部还设有用于对其进行保温的防护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转盘包括上壳体,与该上壳体配合连接的下壳体,以及设置在上壳体中、用于将进料管限定在上壳体中的固定件。
再进一步地,所述出料口中还设有用于将连接管限定在该出料口中的固定垫圈。
具体地说,所述气缸平移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座与工作台之间的滑轨,设置在工作台底部并与滑轨相配套的滑块,与该滑块连接、用于带动滑块在滑轨上移动的气缸,以及与该气缸连接的驱动电机。
更进一步地,所述防护装置包括完全包裹在喷头外部的保温层,以及完全套在该保温层外部的护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转盘和多个大小不一的喷头,当需要对不同的部位进行挤喷时,只需转动转盘,选择相应大小的喷头,即可进行挤喷工作,进而不仅很好地节省了材料,而且有效地提高了成品成型的精度。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气缸平移机构,可在生产完毕后,利用气缸推动滑块在滑轨上移动,从而将工作台从工作现场平移出去,大幅方便了产品的取出。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护装置,利用护套保证了保温层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并提高了温度上升的速度,从而不仅确保了喷头的正常使用,而且有效地加快了打印的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喷头机构与防护装置的配合示意图。
图3为转盘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喷头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1-底座,2-工作台,3-Z轴升降台,4-打印机构主体,5-上壳体,6-下壳体,7-进料口,8-进料管,9-固定件,10-出料口,11-连接管,12-固定垫圈,13-喷头,14-控制器,15-护套,16-保温层,17-滑轨,18-气缸,19-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美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美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358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