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源隔离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35608.7 | 申请日: | 2014-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907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9/14 | 分类号: | H03K19/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0161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源 隔离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源隔离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网络以及通信技术的发展,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已经渗入到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它的发展程度关系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目前在实现嵌入式设备功能的前提下,嵌入式设备朝着小型化、智能化的方向在不断发展。嵌入式设备的发展趋势使得嵌入式系统的模拟电源和数字电源之间易于相互干扰,这大大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
当前,电源隔离的设计主要采用光电耦合器或者采用变压器隔离的方法。如现有技术中专利申请CN 202059376U公开了一种单电源隔离放大器,通过光电耦合器和运算放大器构成的电路来实现电源的隔离功能;专利申请CN 2052589 U中公开了一种超微型模拟电源隔离变压器来实现电源的隔离的设计方法;上述现有技术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电路结构复杂、器件较多、价格昂贵,而且会占用大量的印制电路板(PCB,Printed Circuit Board)空间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隔离电路,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源隔离电路,用于实现嵌入式系统中的模拟电源电压和数字电源电压之间的隔离,其中,
包括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一驱动电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模拟电源电压,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数字电源电压;所述第一三极管于所述驱动电路的作用下工作于饱和状态;对所述模拟电源电压和数字电源电压实现隔离。
本实用新型的电源隔离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一第一电阻连接一偏置电压,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一第二电阻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
本实用新型的电源隔离电路,所述偏置电压通过一分压电路产生,所述分压电路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连接一直流输入电压,所述输出端用以输出所述偏置电压。
本实用新型的电源隔离电路,包括电源模块,用以通过对所述直流输入电压进行电压变换得到所述模拟电源电压和所述数字电源电压。
本实用新型的电源隔离电路,所述分压电路包括,
第三电阻,连接于所述直流输入电压与所述输出端之间;
稳压管,所述稳压管的正极连接所述输出端,所述稳压管的负极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电源隔离电路,所述数字电源电压通过至少一个滤波电容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电源隔离电路,多个所述滤波电容相互并联。
本实用新型的电源隔离电路,所述第二电阻为可调电阻。
本实用新型的电源隔离电路,所述电源模块采用一DC-DC电源转换芯片。
本实用新型的电源隔离电路,所述第一三极管采用PNP型三极管。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三级管工作在饱和区的特点,创新性的提出了一种实现电源隔离及提高驱动电流的优化设计,使用稳压管、三极管、电阻和电容等数量较少的分立器件组成功能模块实现电源隔离功能,电路结构简单,极大节省了成本和节省了印制电路板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照图1,一种电源隔离电路,用于实现嵌入式系统中的模拟电源电压VCC和数字电源电压VCC1P0之间的隔离,其中,
包括第一三极管Q2,第一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一驱动电路11,第一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模拟电源电压VCC,第一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数字电源电压VCC1P0;第一三极管Q2于驱动电路11的作用下工作于饱和状态;对模拟电源电压VCC和数字电源电压VCC1P0实现隔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356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延迟锁相环和占空比矫正电路
- 下一篇:光伏组件测试仪测试转接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