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对射式光电检测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35513.5 | 申请日: | 2014-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14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马玉林;鲁怀安;薛卫波;赵军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磁林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968 | 分类号: | H03K17/968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倪金荣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射 光电 检测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开关,尤其涉及一种对射式光电检测开关。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所见到的对射式光电开关发射部分均是以固定的出光强度发射光信号,当现场粉尘环境严重,光电开关表面很快沉积粘附大量粉尘,使接收端接收到的光强度大大减弱,光电开关无法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对射式光电检测开关,通过根据现场粉尘环境的现状实现自我调整发射端出光强度,使接收端获得稳定的光照强度,工作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对射式光电检测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端控制电路以及接收端控制电路;所述发射端电路包括激光二极管、与激光二极管相连的三极管;所述接收端电路包括运放U1B、与U1B负极串联的R9、与U1B负极并联的R10、与U1B正极串联的R8以及光敏管T组成的接收信号同向放大器;R11、R12、运放U1A组成的反向放大器,R11一端与U1B发射极连接,另一端与U1A的负极连接,U1A与R12并联;运放U1C、R4、R5、R6、二极管D1、电容C1组成的放大电路对B点的反馈信号进行积分放大后通过K-B点输出到发射端控制电路,二极管D1的一端与U1C的负极连接,另一端与R5连接;R6与U1C的正极连接,R4与R5和二极管D1并联;电容C1与U1C并联;从而调节发射端激光二级管的亮度;R1、R2在VC与GND之间给运放U1A、U1B、U1C建立1个电位参考点。
上述接收端控制电路还包括由R13、R14、运放U1D组成的迟滞放大器,R13的一端与运放U1A的发射极连接,另一端与运放U1D的正极连接,R14与运放U1D并联。
发射端控制电路使用波长为650nm的小功率红色激光作为光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内部自身调节发射端出光强度,不需外设调节旋钮,所以外壳与内部电路板用电子灌封胶灌封成一体,从而防水、防腐蚀。发射端的自我调节功能解决了传统光电开关在强粉尘工业环境中需要频繁擦拭光电开关出光和收光面才能保证光电开关正常工作的难题。本实用新型的光电开光根据现场环境自我调节发射端出光强度从而达到正常工作状态,在强粉尘环境下可数月甚至整年不需擦拭清洁光电开关的检测面。
本实用新型的发射部分使用波长为650nm的小功率红色激光作为光源,其在强粉尘的工业环境下穿透能力更强,工作更加稳定,接收部分可以根据现场粉尘情况通过反馈信号对发射端光强度进行自我调节,从而克服粉尘对其工作的影响,并且接收窗口是用650nm带通滤光片对外界其他光线进行滤除,消除其他光线对光电开关工作状态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接收端控制电路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发射端控制电路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接收端控制电路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对射式光电开关,实现基础方案:如图1运放U1B、R9、R10、R8、T组成接收信号同向放大器,R11、R12、U1A组成反向放大器,对U1B输出信号(即B点信号)进行反向放大后输出。R1、R2在VC与GND之间给三个运放单元建立1个电位参考点。运放U1C、R4、R5、R6、D1、C1组成的放大电路对B点的反馈信号进行积分放大后通过K-B点输出到发射端控制电路,从而调节发射端激光管的亮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磁林电气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磁林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355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