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的镦头抗拉夹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33770.5 | 申请日: | 2014-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662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 发明(设计)人: | 董伟东;杨晓彬;冯三苟;周艳文;陈国和;林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大地管桩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E02D5/58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林晓琴 |
| 地址: | 350015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预应力 混凝土 用钢棒 镦头抗拉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拉夹具,特别指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的镦头抗拉夹具。
背景技术
管桩的预应力钢筋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钢棒定长切断后两头要加热后镦粗形成钮扣状的镦头;镦头锚固在端板上在生产阶段起到锚固预应力的作用,而在管桩使用阶段,桩节间连接的端板与桩身混凝土也是靠镦头来锚固的。管桩的预应力钢筋镦头抗拉强度十分重要,管桩的标准规定“钢筋镦头部位的强度不得低于该材料抗拉强度的90%”,所以真实、客观、简便的检验钢棒的镦头强度对保障管桩质量十分重要。
现在大多管桩生产企业都是直接使用万能试验机随机附带的‘V’形夹具来检测钢棒的镦头抗拉强度,采取这种夹具的弊病是卡口是方形的,镦头边缘与卡口的接触面是局部与实际产品使用时镦头与端板沉孔的接触面是全部接触差距较大,采用该夹具检测时往往会导致镦头边缘崩裂,并且不能反映镦头的真实强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的镦头抗拉夹具,在做镦头抗拉强度检测时能模拟镦头在管桩中的受力状态,便于检测出镦头的真实强度。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的镦头抗拉夹具,包括一连杆、一连杆连接件以及一镦头连接件,所述连杆连接至所述连杆连接件的一端部,所述连杆连接件另一端设有一卡槽,所述镦头连接件可拆卸设于所述卡槽内,所述镦头连接件上设有一穿心孔,,钢棒恰好穿过所述穿心孔。
进一步地,所述卡槽与所述镦头连接件采用燕尾式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镦头连接件上设有一沉孔,所述沉孔连接穿心孔一端部,所述沉孔尺寸大于镦头尺寸。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的镦头抗拉夹具,有效地解决了管桩生产过程中预应力混凝土钢棒的镦头抗拉强度检测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问题,检验的环境完全模拟钢棒的镦头在管桩生产、使用状态下的受力状况,可真实、客观、简便检验钢棒的镦头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的镦头抗拉夹具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镦头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的镦头抗拉夹具,包括一连杆1、一连杆连接件2以及一镦头连接件3,所述连杆1连接至所述连杆连接件2的一端部,所述连杆连接件2另一端设有一卡槽21,所述镦头连接件3可拆卸设于所述卡槽21内,所述镦头连接件3上设有一穿心孔31,钢棒(图中未示)恰好穿过所述穿心孔31,即钢棒的尺寸略小于所述穿心孔31的尺寸,所述卡槽21与所述镦头连接件3采用燕尾式配合,所述镦头连接件3上设有一沉孔32,所述沉孔32连接穿心孔31一端部,其中所述沉孔32尺寸大于镦头(图中未示)尺寸。
本夹具中连杆1为一小圆柱状,连杆连接件2中设有的卡槽21为T形,其中连杆连接件为一大圆柱状;连杆1与连杆连接件2同心,其中连杆1长100~150mm,直径30~40mm;镦头连接件3为倒T形钢件,一般需要4件,之后将沉孔32和穿心孔31加工成不同的尺寸以满足Φ7.1、Φ9.0、Φ10.7和Φ12.6等四种常用规格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的检验要求;进行检测钢棒的镦头强度时,把连杆1夹到液压式万能试验机的上钳口,取对应规格的镦头连接件3,把一端己镦头的钢棒穿过穿心孔31,钢棒的镦头沉入镦头连接件3中的沉孔32中,从侧面将镦头连接件3推进连杆连接件2中的卡槽21中,穿过穿心孔31的光滑端钢棒夹到液压式万能试验机的下钳口中,开动液压式万能试验机加荷即可测出该钢棒的镦头的抗拉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的镦头抗拉夹具,有效地解决了管桩生产过程中预应力混凝土钢棒的镦头抗拉强度检测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问题,检验的环境完全模拟钢棒的镦头在管桩生产、使用状态下的受力状况,可真实、客观、简便检验钢棒的镦头强度。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大地管桩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大地管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337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陆两用改底机
- 下一篇:管沟连接缝的防水处理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