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的汽车座椅底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33737.2 | 申请日: | 2014-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1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栋;刘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申意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52 | 分类号: | B60N2/5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严新德 |
地址: | 20140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汽车座椅 底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汽车座椅,特别是一种改进的汽车座椅底板。
背景技术:
汽车中均装备有座椅。为了便于调节座椅的前后位置,座椅的底部设置有底板,底板的底面上左右平行设置有两条滑块,滑块与固定在车身上的导轨配合,使座椅可以沿前后方向滑动。底板包括有左右对称的两个构件,中间通过横向构件连接固定。现有技术中,部分汽车的避震器较硬,在经过颠簸路面时,由于座椅与底板和车身之间为刚性连接,因此振动会传递到座椅,使乘员感觉不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汽车座椅底板,所述的这种改进的汽车座椅底板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座椅与底板和车身之间采用刚性连接而导致乘员受颠簸路面振动影响较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改进的汽车座椅底板,包括一个底面平板,其中,所述的底面平板的前端和后端各自设置有一个圆角矩形通孔,底面平板的前端的下方和后端的下方各自设置有一根定位杆,所述的定位杆各自向上穿过一个所述的圆角矩形通孔,任意一个定位杆上均各自套设有一个第一环形气囊,所述的第一环形气囊位于底面平板的上方,定位杆的径向截面形状与圆角矩形通孔的形状匹配,定位杆与底面平板设置为垂直方向上的滑动副,定位杆的下端固定设置有一个限位板,所述的限位板的宽度大于圆角矩形通孔的宽度。
进一步的,任意一个定位杆上均各自套设有一个第二环形气囊,所述的第二环形气囊位于底面平板的下方、且位于限位板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汽车座椅与定位杆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汽车座椅相对于车身可上下浮动,车身通过环形气囊承载汽车座椅。汽车在经过颠簸路面时,车身的振动能量在传导到座椅的过程中,由环形气囊通过变形吸收,减少了座椅的振动,改善了乘员的乘坐体验。
本实用新型和已有技术相比较,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实用新型在汽车座椅底板中设置通孔,在通孔内设置定位杆,利用定位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汽车座椅,使汽车座椅与车身之间形成上下浮动结构,在定位杆上套设环形气囊,车身通过环形气囊承载汽车座椅。汽车在经过颠簸路面时,车身的振动能量在传导到座椅的过程中,由环形气囊通过变形吸收,减少了座椅的振动,改善了乘员的乘坐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的汽车座椅底板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的汽车座椅底板,包括一个底面平板1,其中,所述的底面平板1的前端和后端各自设置有一个圆角矩形通孔2,底面平板1的前端的下方和后端的下方各自设置有一根定位杆3,所述的定位杆3各自向上穿过一个所述的圆角矩形通孔2,任意一个定位杆3上均各自套设有一个第一环形气囊4,所述的第一环形气囊4位于底面平板1的上方,定位杆3的径向截面形状与圆角矩形通孔2的形状匹配,定位杆3与底面平板1设置为垂直方向上的滑动副,定位杆3的下端固定设置有一个限位板5,所述的限位板5的宽度大于圆角矩形通孔2的宽度。
进一步的,任意一个定位杆3上均各自套设有一个第二环形气囊(图中未示),所述的第二环形气囊位于底面平板1的下方、且位于限位板5的上方。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汽车座椅(图中未示)与定位杆3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汽车座椅相对于车身可上下浮动,车身通过环形气囊承载汽车座椅。汽车在经过颠簸路面时,车身的振动能量在传导到座椅的过程中,由环形气囊通过变形吸收,减少了座椅的振动,改善了乘员的乘坐体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申意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申意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337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长途汽车娱乐用伸缩式柔性小桌板
- 下一篇:一种便于清洗的智能化废气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