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牵引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33392.0 | 申请日: | 2014-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09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黄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绅仕镭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28 | 分类号: | B22D11/128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应圣义 |
地址: | 31183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牵引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金属加工冶炼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牵引机。
背景技术
在一些小型化的铜冶炼装置中,牵引机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装置,可以将铜由熔融或者半熔融状态的铜液中引出,并在挤压模的帮助下成型为铜棒,以实现连续的作业。由于牵引机的出现,使得管理和操作这些小型化的铜冶炼装置变得更为容易,因此也提高了这些小型化的铜冶炼装置的普及和使用。
现有技术中,主要的问题在于牵引机的牵引压力较难掌握,压力与牵引的效率有关,但过大的压力往往会导致铜棒的局部或者全部的变形,影响后期操作。
由此,有必要对牵引机的结构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以提高牵引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牵引机的牵引力分布不均,影响牵引效率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牵引机,能够有效地降低牵引机对铜棒施加的总压力,且能够确实地提高牵引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牵引机,用于牵引已经经过冷却或者部分冷却的铜棒,铜棒的一端连接熔融或者部分呈熔融状态的金属铜,包括至少一对的牵引轮以及位于所述牵引轮表面的接触面;
所述牵引轮分别设置于所述铜棒两侧;所述牵引轮包括设置于牵引轮表面的多道凸条;
所述凸条沿着所述牵引轮的轴向方向延伸;
所述接触面至少部分地覆盖有所述凸条;所述接触面沿着铜棒的表面延伸;所述接触面包括凸出部;
所述凸出部在所述接触面的延伸方向上朝向铜棒凸出。
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牵引轮包括设置于所述铜棒的垂直方向的两侧的牵引轮I以及牵引轮II。
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铜棒的相对远离所述牵引轮的位置的第二对牵引轮。
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凸出部沿着所述牵引轮的周向方向延伸。
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牵引轮II设置于铜棒下方,且具有相对于所述牵引轮I较大的直径。
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设置于所述铜棒上方的牵引轮I的凸条的高度大于牵引轮II的凸条高度。
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位于铜棒下方的牵引轮II传动连接。
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压力装置;所述压力装置与牵引轮I相连接,以用于提供方向向下的压力。
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凸条两端的宽度大于凸条的其余部分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显著技术效果:
通过凸条以及凸出部的设置,极大地分散了施加于铜棒上的压力,降低了铜棒变形的幅度,且大幅提高了牵引的效率,令铜棒更为均匀,因此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牵引机的沿着铜棒的长度方向进行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牵引机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牵引机,如图1-3所示,用于牵引已经经过冷却或者部分冷却的铜棒100,铜棒100的一端连接熔融或者部分呈熔融状态的金属铜,包括至少一对的牵引轮200以及接触面300;所述的接触面300位于牵引轮200表面,是其与铜棒相接触的那部分表面。接触面300围绕牵引轮200的轴向方向延伸。
所述牵引轮200分别设置于所述铜棒100两侧;所述牵引轮200包括设置于牵引轮200表面的多道凸条201;凸条201不仅用于提高牵引轮200的表面积,也可以在铜棒100表面刻印出一定的凹纹以提高牵引效果。
所述凸条201沿着所述牵引轮200的轴向方向延伸;
所述接触面至少部分地覆盖有所述凸条201;所述接触面300沿着铜棒100的表面延伸;所述接触面300包括凸出部301;
所述凸出部301在所述接触面300的延伸方向上朝向铜棒100凸出,所述凸出部301为接触面300的至少一部分,因此,也大致的沿着铜棒的表面的形状延伸,凸出部301的凸出是相对与该接触面的形状而言的,因此,由实际结构看,凸出部301部分的接触面仅仅是具有较小的曲率。
所述牵引轮200包括设置于所述铜棒100的垂直方向的两侧的牵引轮I200a以及牵引轮II200b,以便于更好地利用牵引轮II200b的承重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绅仕镭铜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绅仕镭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333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铸模具组件
- 下一篇:一种钢锭模内孔扫磨机构